银杏樟蚕是危害银杏树的重要害虫,需加强防治
银杏树,被誉为“活化石”,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树种。只是,银杏樟蚕这一害虫,却对银杏树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为了保护我们的银杏资源,我们必须深入了解这一害虫,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一、银杏樟蚕的生物学特性
银杏樟蚕一年发生一代,以蛹在银杏树枝干及树皮缝隙等处的茧内越冬。成虫羽化期,广东在1月上旬开始,2月中旬为盛期,福建在2月上旬开始,2月下旬至3月上旬为盛期,浙江则3月上旬开始羽化;盛期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
阶段 | 活动时间 | 行为特点 |
---|---|---|
越冬 | 冬季 | 在银杏树枝干及树皮缝隙等处的茧内越冬 |
羽化 | 春季 | 成虫羽化,开始繁殖 |
幼虫活动 | 春季至夏季 | 啮食银杏叶片,严重时可将叶片全部吃光 |
化蛹 | 夏季 | 幼虫老熟后结茧化蛹 |
银杏樟蚕主要分布在我国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江西、浙江、江苏、河南等省。樟蚕幼虫啮食银杏叶片,严重时可将叶片全部吃光,对银杏树的生长和观赏价值造成严重影响。
1. 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病原微生物等生物因素来控制害虫。例如,在旱季前期,可采用白僵菌防治,作用杰出。
使用农药等化学物质来控制害虫。例如,用741敌敌畏插管烟剂于迟早静风时,在银杏园内释放,防治1~4龄幼虫效果较好。也可用65%敌百虫乳剂500~800倍液喷洒防治1~3龄幼虫。4龄后则用90%敌百虫晶体500倍液喷洒。
4. 采茧灭蛹
利用樟蚕虫蛹期长、结茧密布的特色,于冬天安排人力从银杏树大将茧撕下,用土深埋或焚毁。
某地银杏树种植园曾遭受银杏樟蚕的严重危害,通过采取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物理防治等多种措施,成功控制了害虫的蔓延。具体措施如下:
- 在旱季前期,采用白僵菌防治,有效控制了害虫数量。
- 在成虫羽化盛期,利用黑光灯诱杀成虫,降低了害虫的繁殖率。
- 在幼虫活动期,使用741敌敌畏插管烟剂等化学药剂进行防治。
- 在冬天,组织人力采茧灭蛹,减少了害虫的越冬基数。
通过以上措施,该银杏树种植园的银杏樟蚕得到了有效控制,银杏树的生长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
简单了银杏樟蚕是危害银杏树的重要害虫,需加强防治。,现在展开樟蚕防治:案例解析与未来趋势的话题。
成虫羽化后不久即可交尾,并具有强烈的趋光性。卵产于银杏树枝干上,通常呈卵块状,每块含数十至百余粒卵,表面覆盖黑色绒毛,不易被人察觉。从2月至4月,幼虫相继活动,初期1至3龄幼虫群集取食,后期4龄幼虫开始分散,对银杏树叶造成严重损害。
樟蚕的分布与危害分析
在特定气候条件下,樟蚕的繁殖速度会加快,造成更加严重的危害。例如,在高温多湿的夏季,樟蚕的发生率会显著增加,对银杏树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针对樟蚕的防治,我们采取了多种方法。
- 化学防治:在早晚静风时使用741敌敌畏插管烟剂在银杏园内释放,重点防治1至4龄幼虫。
- 生物防治:在雨季初期采用白僵菌进行防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人工防治:在成虫羽化盛期,利用黑光灯诱杀成虫。
- 采茧灭蛹:在冬天,组织人力从银杏树上撕下茧,深埋或焚毁。
因为环保意识的增强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樟蚕的防治策略也在不断更新。未来,我们将更加注重生态友好型防治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如生物防治、生物农药的使用等,以期实现樟蚕的可持续控制,同时保护生态环境,促进银杏产业的健康发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