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识茶

西昌科学发展油橄榄种植业,面临品种单一、技术落后等问题

2002年,凉山州油橄榄良种基地开始建设,累计投入3000多万元,建成多个油橄榄基地,共3000余亩。这里的自然条件优越,被誉为我国仅有的两个油橄榄一级适生区之一。

西昌科学发展油橄榄种植业,面临品种单一、技术落后等问题
基地名称 建设年份 面积
北河基地 2002年 1000亩
月华基地 2002年 800亩
海南基地 2003年 1200亩
民和基地 2004年 1000亩

在凉山州中泽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实验室,技术工程师刘泉正检测土壤和橄榄叶片。公司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引进世界上最前沿的技术,提升基地的技术水平。

基地已实现年产油橄榄良种优质种苗200万株、良种穗条500万条,并在多个省市推广种植。这得益于“良种”和“良法”的种植方针,油橄榄种植需要合适的自然条件、优良品种、良好的种植方法和精心的管理。

只是,西昌油橄榄种植产业也面临着挑战。品种单一、技术落后、产品加工技术滞后等问题,制约了产业进一步发展。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这些挑战。

挑战一:品种单一

据董瑛介绍,我国从60年代起开始引种橄榄树,但由于对品种和生产技术缺乏系统研究,盲目种植,导致油橄榄产业发展缓慢。目前,西昌油橄榄种植品种较为单一,缺乏多样性。

在种植过程中,农民缺乏科学的管理和栽培技术,导致油橄榄产量和品质不高。同时,产品加工技术滞后,影响了油橄榄产业链的延伸。

市场信息不对称导致油橄榄产业发展受到严重限制。农民对市场行情了解不足,难以把握销售时机,影响了收入。

应对策略

为了突破这些挑战,西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 加强国际合作,引进先进技术,提升基地技术水平。
  • 推广优良品种,提高种植质量和产量。
  • 加强市场信息建设,提高农民对市场行情的把握能力。
  • 培育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

通过这些措施,西昌油橄榄种植产业取得了显著成效。展望未来,西昌将继续坚持科学发展,推动油橄榄产业实现绿色转型,为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贡献力量。

注意:

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油橄榄种植前景广阔

西昌科学发展油橄榄种植业,面临品种单一、技术落后等问题

技术革新,助力油橄榄产业发展

从2002年起,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因地制宜,坚持“走出去、请进来”模式,科学种植油橄榄,发挥油橄榄产业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西昌油橄榄产业的发展,不仅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长期以来,西昌通过强化科技创新,培育优质油橄榄良种苗木。不仅研发丰产栽培技术,而且积极探索自主创新研究,取得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294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