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技术

宣汉县广种奇异果,助力乡村振兴

在广袤的宣汉县土地上,一片片奇异的果实正在悄然崛起,它们是红心猕猴桃,被誉为“水果之王”。这片奇异的果园,不仅丰富了宣汉县的农业产业结构,更为乡村振兴注入了绿色的活力。

宣汉县广种奇异果,助力乡村振兴

地理优势,奇异果的天然家园

宣汉县地处四川盆地东部,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这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土壤肥沃,非常适合红心猕猴桃的生长。向以伦,这位勇敢的先行者,正是看中了这里的地理优势,第一个站出来试种红心猕猴桃。

科技赋能,品质升级

2014年,宣汉县被确定为四川省“激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专项改革”试点区域,鼓励在职农业科技人员领办创办农业科技经济实体。向以伦据此机会,开始了他的创业之路。他通过学习嫁接技术,购回红心猕猴桃枝条,一点一滴地打造起自己的奇异果王国。

产业带动,农民增收

红心猕猴桃产业基地的建设,不仅为宣汉县带来了经济效益,更为当地农民提供了就业机会。目前,基地已辐射带动庙安农户350余户,种植奇异果面积达1200亩,带动当地80余名村民就业。

品牌打造,特色农业新篇章

为了提升奇异果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宣汉县积极打造特色农业品牌。sunkiwi新奇味是大气候农业打造的全球首个使用“一果一码”全程可视化溯源的奇异果品牌,也是“大气农业”的代表作品。大气候农业深耕智慧农业六年,在为农户们实现标准化生产、标准化监管上一直是行业领跑者。

电商助力,拓宽销售渠道

近年来,宣汉县的一些农户积极拥抱电商、直播等新型销售形式,拓宽了销售渠道。只是,运营门槛高、成本高的问题也日益凸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宣汉县正积极引导扶持特色农业品牌化打造,避免陷入同质化竞争、恶性低价竞争的漩涡之中。

奇异果的市场前景广阔,规模化种植前景看好。为了保证产业的发展,宣汉县正努力实现产业的绿色转型,带动农民增收更有后劲。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宣汉县的奇异果产业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年份 种植面积 产量 年收入
2014 540 10 60
2015 800 15 90
2016 1200 20 120
2017 1600 25 150


当宣汉县广种奇异果,助力乡村振兴,打造特色农业品牌。被彻底剖析后,轮到宣汉奇异果,助农创品牌,乡村振兴新引擎。登场了。

宣汉庙安:红心奇异果的绿色蜕变

在宣汉县庙安乡,有一片生机勃勃的果园,那里红心奇异果挂满枝头,沉甸甸的果实随风摇曳。这里的故事,要从一位名叫刘道泽的村民说起。

“以前种玉米、水稻,年收入才3000多元,流转了土地后,不仅有固定收入,还能在家门口打工。”刘道泽这样算着账,言语间充满了对生活的满足。原来,庙安乡通过流转土地,让村民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同时也为红心奇异果的种植提供了土地保障。

宣汉县广种奇异果,助力乡村振兴

红心奇异果的种植,不仅增加了村民的收入,还带动了当地80余名村民就业。向以伦,这位庙安乡的种植大户,信心满满地表示:“我要逐步扩大规模,借助庙安乡打造生态果园长廊的契机,做大做强红心奇异果产业,带领更多的乡亲脱贫致富。”

科技助力,红心猕猴桃的“水果之王”之路

为了确保红心猕猴桃的品质,向以伦跑遍54个乡镇,实地察看,测土配方,层层筛选,最终在庙安乡八庙村承包了一个废弃的茶园。他还赴四川省苍溪县红心猕猴桃基地学习嫁接技术,购回红心猕猴桃枝条,开始了艰辛的创业之路。

在科技和管理的双重保障下,红心猕猴桃的品质得到了显著提升。2014年,向以伦种的540亩红心猕猴桃喜获丰收,年产量达10万余斤,年收入60多万元,淘到了创业的“第一桶金”。

近年来,宣汉县大力发展牛、药、果、茶、菌等特色产业,红心猕猴桃产业成为了带动村民增收的“致富果”。为了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宣汉县积极拥抱电商、直播等新型销售形式。

“现在看来,红心猕猴桃的市场行情非常好,需求量大,供不应求,远销重庆、成都、达州等城市。”向以伦说,只要抓住市场机遇,掌握价格规律,就能提高效益。

红心猕猴桃产业在宣汉县的发展,不仅带动了村民增收,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宣汉县将继续加大投入,推动红心猕猴桃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要进一步完善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让红心猕猴桃成为宣汉县的特色名片。”庙安乡八庙村党支部书记表示,他们将依托红心猕猴桃产业,打造集自然景观、休闲观光、生态旅游、食农教育为一体的现代化生态林果经济,形成“绿色—生态—自然—休闲—采摘”互促互进、融合发展的乡村田园经济体,助力乡村振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2943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