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盐度池塘养殖黑鲷,需解决盐度调控、饲料营养和病害防治等技术难题
一、
黑鲷,作为一种珍贵的海产鱼类,其养殖需求逐年上升。只是,在低盐度池塘中进行黑鲷养殖,面临着盐度调控、饲料营养和病害防治等多重技术难题。本文将深入剖析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盐度调控
在低盐度池塘中养殖黑鲷, 要解决的是盐度调控问题。适宜的盐度对于黑鲷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盐度范围 | 适宜养殖时间 | 注意事项 |
---|---|---|
2‰ - 5‰ | 全年 | 避免盐度波动过大,定期检测盐度 |
5‰ - 8‰ | 春季和秋季 | 逐渐调整盐度,适应黑鲷生长需求 |
8‰以上 | 夏季 | 加强盐度监测,防止盐度过高影响生长 |
三、饲料营养
饲料营养是黑鲷养殖的关键因素。在低盐度池塘中,饲料的选择和搭配尤为重要。
- 选择优质饲料:蛋白质含量在35%以上,脂肪含量在8%以下。
- 合理搭配:根据黑鲷的生长阶段和需求,调整饲料中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含量。
- 定期投喂:保持饲料的新鲜度,避免饲料变质。
四、病害防治
病害名称 | 症状 | 防治措施 |
---|---|---|
烂鳃病 | 鳃部发白、腐烂 | 加强水质管理,定期换水,使用生石灰消毒 |
肠炎病 | 肠道发炎、食欲不振 | 调整饲料营养,使用抗生素治疗 |
寄生虫病 | 皮肤、鳃部出现寄生虫 | 使用杀虫剂进行防治 |
五、案例分析
指标 | 数值 |
---|---|
亩产量 | 500kg |
成活率 | 95% |
经济效益 | 每亩收益3000元以上 |
在开展低盐度池塘黑鲷养殖前, 要选择一个排水灌溉便利、水源清洁、远离污染源、交通便利的池塘。池塘面积以5至15亩为宜,底质以半沙质为佳。清塘工作至关重要,需彻底清淤,冬季空置晒塘,并在放苗前一个月全池泼洒生石灰进行清塘,亩用量约150至200千克。注水前安装好网闸,进水口用60目筛绢过滤,确保水质安全。
二、鱼种运输与消毒
黑鲷鱼苗在入塘前需进行消毒处理。采用10毫克/升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负体消毒,然后放养入塘。鱼种一般从外地购进,建议使用水箱式活鱼装运车进行运输,车内注入50%的淡水用于运输途中的淡化。运输过程中,分3至4次加入冰块和淡水,保持水温在25℃左右,使盐度与本地盐度基本持平。先进的设备与认真的操作,使得长途运输的鱼种成活率高达近100%。
黑鲷的饵料以小虾、小杂鱼及商品饵料为主。投喂量根据池塘内天然饵料多寡而定,一般为鱼体重的4%左右。分上下午定时投喂,投喂豆饼、糠麸等,加入5%鱼粉,混合成混饵,或使用鲷科鱼类专用饵料。配合饲料用200倍的生物制剂EM原露稀释液喷洒,以喷湿为度,然后立即投喂。采取定点食台投喂,以便清理残饵。
鱼种放养初期,保持水质清新,因为鱼种生长水位逐步加高,每隔7天换水10至20厘米。中后期水温升高,换水量加大。后期投喂量加大,代谢产物增多,可适时使用过氧化钙水质改良剂,改良水环境。病害防治方面,黑鲷抗病能力较强,一般不发生疾病。但为防止疾病发生,每月泼洒1次生石灰,并泼洒1次晶体敌百虫。做好日常巡塘工作,注意观察,发现异常及时解决。
黑鲷在低盐度池塘养殖生长迅速,20至30克/尾的黑鲷鱼种,从6月精养至11月下旬,体长可达20厘米左右,体重可达。收获时,可根据市场需求和价格波动,合理安排捕捞时间。近年来,因为市场需求增加,黑鲷养殖量迅速增长,养殖户可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低盐度池塘黑鲷养殖技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因为养殖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市场需求增长,黑鲷养殖产业有望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加强行业交流与合作,推广先进养殖技术,提高养殖效益,对推动我国水产养殖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