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技术

明年海参行业有望好转,但具体好转程度及原因尚不明确

在一片期待声中,海参行业明年有望迎来转机。只是,好转的程度和背后的原因依旧成谜。本文将深入探讨海参行业的发展现状,分析其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明年海参行业有望好转,但具体好转程度及原因尚不明确

行业现状:产能过剩与市场低迷

近年来,海参养殖规模迅速扩张,导致产能过剩。同时,市场需求增长放缓,海参价格持续低迷。据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2025年中国海参行业市场运营现状及投资规划研究建议报告》显示,海参养殖、加工企业鱼目混珠,各类产品良莠不齐。

海参养殖技术尚未完全成熟,养殖户在育苗、养殖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此外,市场波动也给海参行业带来不确定性。例如,2012年南方海参养殖规模爆减,北方海参苗销售困难,价格大幅下跌。

机遇:消费升级与产业链整合

尽管面临挑战,但海参行业仍蕴藏着巨大机遇。因为消费升级,人们对海参的需求逐渐增加。同时,产业链整合也为行业带来新的发展动力。一些有远见的企业如獐子岛、宫品海参等,通过精准市场定位和品牌化营销,已发展成为知名海参品牌。

南方海参养殖:困境与突破

政策支持:金融助力与信贷政策

银行等金融机构积极支持当地海参养殖业。例如,中国农业银行苍南支行根据支持“三农”信贷政策,为刺参养殖户办理贷款,解决资金难题。

未来展望:价格触底回升

业内人士认为,明年海参价格有望触底回升。因为产能逐步出清,海参需求逐步企稳,供需关系改善明显。但需要注意的是,海参养殖技术发展推动产量大幅增长,行业调整趋势可能进一步拉长。

年份 海参产量 海参养殖面积
2010 120,000 100,000
2015 150,000 150,000
2019 170,000 200,000

在南方,养殖户们经历了从初学者到熟练掌握技术的转变。他们 攻克了养殖技术难关,随后又致力于育苗技术的提升。由于目前海参苗主要依赖从山东辽宁采购,南方育苗企业数量稀少,产能不足,难以满足养殖户的需求。预计未来两三年内,北方海参苗仍将是南方养殖户的主要采购来源。为改变这一现状,相关部门正积极引导大型育苗企业入驻,同时扶持本地育苗企业的发展,逐步实现南方养殖户对本地海参苗的依赖减少。

经过三年的行业调整,海参已从高端消费品回归至大众消费品,海参养殖也逐步回归周期品属性。一定程度上,“北参南养”推动了海参产业的发展和扩大。只是,福建省的海参养殖业处于产业链的最低端,苗种和市场两头在外,受制于北方市场。此外,可养殖季节短,夏季前必须收获,无法保留。这也是近两年来,为何山东、大连池塘中有些本是苗种的海参也被当成品参抓走的原因。

明年海参行业有望好转,但具体好转程度及原因尚不明确

每年11月,是浙江福建等地海参养殖户北上采购海参苗的旺季。只是,今年南方海参养殖规模大幅缩减至去年的一半左右,北方海参苗销售遭遇困境,价格较去年下跌四五成。在山东一带,海参苗销售困难的报道也屡见不鲜。面对困境,部分育苗户转变思路,化危为机。一些养殖户表示,按照现在的价格卖出去已经亏本,如果都卖了就亏得更多,无力承担如此大的资金窟窿。因此,他们选择卖掉一部分海参苗,自己留一部分养殖,以期待明年海参价格回升。

养殖户的收益与挑战

养好海参的同时,还要有好的价格卖出,养殖户才能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南方海参加工企业虽存在,但多数为“半路出家”,加工能力有限。相关部门正在积极培育本地加工企业,并与传统大型公司开展合作,以缓解未来海参销售的困难。

受益于海参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近几年海参水产养殖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年产量逐年增长,养殖海域也从北方黄渤海湾一带逐渐向南方海域延伸。在山东辽宁等传统海参养殖区域,海参养殖规模迅猛 。在江苏连云港、盐城及南通三市,海参养殖规模也逐渐增加。在福建宁德、浙江温州一带,海参养殖规模几乎呈现出几何级增长,其中霞浦县和苍南县规模较大。

海参品牌化之路

相对于山东辽宁两个传统海参养殖大省,南方海参养殖的空间非常大。虽然近年来沿海环境变坏,但适宜养殖海参的海域面积仍然广阔。南方海参养殖业的发展空间和后劲很大,关键在于养殖户的心态和相关部门的政策引导。南方海参养殖技术总体不成熟,养殖户还需不断学习,水产技术推广部门也要加强技术指导。

海参养殖业高速发展的背后,也隐藏着巨大的危机。近年来,浙江福建等地养殖户纷纷加入海参养殖行列,导致海参产量大增,但价格却低于成本价,养殖利润缩水。此外,本地收购商和外地加工商勾结起来故意打压市场价格,进一步加剧了养殖户的困境。

海参市场的未来前景

因为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海参消费市场不断扩大。海参作为“海八珍”之首,自古以来就是养生进补的主要对象之一。未来,海参市场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关键在于如何合理分配市场蛋糕,以及如何应对行业调整带来的挑战。

海参养殖业的发展,需要养殖户、企业和政府共同努力。养殖户要注重养殖技术,提高产品质量;企业要加大品牌建设力度,提高市场竞争力;政府要加强对行业的监管,引导行业健康发展。只有这样,海参养殖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2940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