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发5号水稻品种简介,介绍其亩产量和积温
水稻在我国农业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众多品种中,中科发5号水稻以其独特的优势脱颖而出。本文将为您揭开中科发5号的神秘面纱,详细解读其亩产量和积温特点。
品种概述
中科发5号水稻,一个由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精心培育的粳型常规水稻品种。它不仅适应性强,而且在产量和品质上均有上乘表现,是西北、东北中晚熟稻区种植的理想选择。
审定意见
该品种已通过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获得了官方认证,成为市场上备受瞩目的水稻新宠。
成熟期
中科发5号株型紧凑,生长清秀,后期转色快,剑叶挺拔,秆青籽黄。分蘖能力强,综合性状优良,穗大粒多,高产优质,粒型长,抗稻瘟病,抗倒伏。
种植要点
步骤 | 具体操作 |
---|---|
种子处理 | 适时稀播、培育壮秧,采用浸种灵等药剂浸种,消灭种子传染病原。 |
科学施肥 | 总需肥量折尿素35千克左右,并配施磷钾肥和适当增施有机肥。重前控后,减少后期氮肥用量,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 |
水浆管理 | 中后期干湿交替,健根、壮蘖,成熟期切忌断水过早。 |
产量表现
中科发5号稻谷的整精米率70.1%,垩白粒率6.0%,垩白度1.8%,直链淀粉含量16.1%,胶稠度70毫米,长宽比3.0,达到部颁优质二级米标准。
其全生育期约150.1天,每亩有效穗数27.3万穗,每穗总粒数118.3粒,结实率79.9%,千粒重26.9克。
201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53.68千克,比对照吉玉粳增产14.86%。
中科发5号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上限、吉林省中熟稻区、辽宁省东北部、宁夏引黄灌区以及内蒙古赤峰地区的稻瘟病轻发区种植。
中科发5号由空育131/南方长粒粳//吉粳88选育而成,于2018年6月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于同年6月在农业农村部公告第65号上进行了公告。
中科发5号水稻品种以其出色的产量、品质和抗病性,在水稻种植领域占据了一席之地。如果您正寻求一个高产、优质的水稻品种,中科发5号无疑是您的理想选择。
中科发5号水稻的种植过程,从播种开始就要讲究科学。种子需要经过浸种处理,以消灭种子传染病原。适时稀播、培育壮秧,是保证产量的关键。在实际操作中,李先生通过采用浸种灵等药剂浸种,有效提高了种子发芽率和秧苗质量。
此外,中科发5号在施肥上也颇有讲究。合理密植增穗数,重前控后,减少后期氮肥用量,这些细节都直接关系到最终产量。李先生在施肥上深谙此道,使得中科发5号在他手中绽放出更加丰硕的果实。
产量与品质:中科发5号,高产优质的双重保障
中科发5号水稻在产量和品质上均表现优异。据数据显示,该品种的平均亩产可达650千克以上,远超同类品种。同时,其米粒饱满、色泽晶莹,直链淀粉含量适中,口感软糯,深受消费者喜爱。
值得一提的是,中科发5号在抗病性方面也表现出色。经过连续两年的区域试验,其稻瘟病综合指数仅为2.0和2.4,远低于同类品种,为种植户解决了后顾之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