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季病害频发,影响观赏与生长
一、月季常见病害及防治
病害名称 | 症状 | 防治方法 |
---|---|---|
月季管蚜、桃蚜 | 剌吸植株幼嫩器官的汁液,为害嫩茎、幼叶、花蕾等 | 及时用10%的吡虫啉可湿性能粉剂2000倍液喷杀 |
霜霉病 | 调节控制大棚内的湿度是防治该病的主要措施 | 晴天中午前浇水、施肥,避免低温、高湿,减少叶面保湿时间,控制空气湿度 |
白粉病 | 主要集中在植株的嫩枝、叶片等部位,染病时枝叶上会出现白色粉末状物质 | 保持良好的通风,修剪掉过密的枝条和叶片,淋雨后要及时喷水杀菌剂 |
黑斑病 | 发病初期,叶片颜色逐渐失绿,并在叶面上形成黑褐色斑点 | 及时处理,可喷洒甲基托布津溶液或多菌灵溶液进行防治 |
锈病 | 感染的初期,叶片上会出现黄褐色的小斑点 | 每隔半个月的时间喷粉锈宁溶液 |
灰霉病 | 病菌繁殖温度2~21℃,最适15℃,空气湿度大和叶片上有水是发病的必要条件 | 选用抗病品种,温室加强通风,温度不宜过高,降低温室的湿度 |
- 保持良好的通风,避免植株生长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
- 及时剪除发病的枝叶,集中起来销毁掉
- 合理施肥,避免氮肥过多,适当增施磷钾肥
- 选用抗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
月季病害的防治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我们细心观察、及时处理。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您已经对月季病害的防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希望您能够养护出健康美丽的月季,享受它们带来的美丽。
在月季的生长过程中,管蚜、桃蚜等虫害对植株的幼嫩器官造成严重威胁。它们剌吸植株幼嫩器官的汁液,为害嫩茎、幼叶、花蕾等,严重影响到植株的生长和开花。防治这些病害除了加强肥水管理外,冬天应剪掉病枝病叶,清除地下落叶,减少初侵来源,发病时应采取综合防治,并喷洒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杀菌药剂。例如,及时用10%的吡虫啉可湿性能粉剂2000倍液喷杀。
霜霉病是月季生长过程中常见的病害之一。防治霜霉病的主要措施是调节控制大棚内的湿度。降低温室内空气湿度,减少叶面保湿时间,温棚中注意通风,湿度不宜过高,在切花时期温棚内的空气湿度控制在70%以下。此外,晴天要及早打开侧窗和天窗,雨天也要及早打开侧窗,以便温室内通风排湿,降低温室内及植株间的空气湿度。化学药剂防治有采用百菌清熏蒸及灰霉利、扑海因等喷雾。
三、白粉病的预防措施
白粉病是月季养殖过程中的一大难题,不仅影响观赏,留下难看的病斑,还会造成落叶情况,影响月季开花生长。预防白粉病,一定要保持良好的通风,修剪掉过密的枝条和叶片,淋雨后要及时喷水杀菌剂,以预防病害的发生。例如,在云南地区,灰霉病在周年发生,每年5~9月高温多雨期间发病较重,冬春干燥期间发病较轻。因此,在这个时期要注意加强通风和修剪,预防灰霉病的发生。
黑斑病是月季夏季常见的病害之一,主要由真菌感染引起。防治黑斑病的关键是及时处理。可喷洒甲基托布津溶液或多菌灵溶液进行防治。此外,栽培管理不当,如植株栽植过密、生长衰弱和通风透光不良等都易引起病害流行,因此做好月季黑斑病的预防工作再结合化学防治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云南地区,黑斑病严重影响了月季的商品性及品质,从而降低了经济效益和观赏价值。
月季根癌病是一种严重的病害,以往在云南被误认为线虫。病害主要通过外购月季种苗传入。预防根癌病,可在购月季种苗时注意检查根系,发现有病植株立即销毁。不要在有病地段栽培月季或进行彻底的土壤消毒,栽培地应排水良好。此外,栽植前将根系浸入链霉素500万单位溶液中两小时,可以有效预防根癌病的发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