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北蓝莓试种成功,探索我国西南地区特色水果种植新路径
作者:茶农墨客•更新时间:7小时前•阅读3
近日,渝北区茨竹镇自力村传来喜讯,经过近三年的精心培育,被誉为“水果皇后”的蓝莓在该地区试种成功。今年,蓝莓初次挂果,产量有望突破千斤,标志着渝北区乃至西南地区特色水果种植进入了一个新的纪元。
蓝莓产业潜力巨大,未来展望广阔
特点 | 具体内容 |
---|---|
市场需求 | 蓝莓富含营养,市场需求持续增长,有望成为特色水果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
经济效益 | 蓝莓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每亩产值可达数万元,对农民增收有显著作用。 |
生态效益 | 蓝莓种植符合生态农业发展要求,有助于改善生态环境。 |
据“中国蓝莓第一人”李亚东教授预测,在未来十年内,我国将成为世界蓝莓产业的技术、研发和市场中心,产量有望突破100万吨,种植面积将扩大至近200万亩,整体产值约1000亿元。
蓝莓种植新路径:渝北模式探索与实践
双林公司总经理李中琴表示:“明年我这200亩可产蓝莓1万斤,目前市场价每斤60-80元,产值可达60万元。2014年进入丰产期后,年产量可达12万斤,产值可达700万元左右。”
大邑县铺开了3500亩的蓝莓种植面积,成为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的蓝莓种植基地。马玉祥介绍,园区起初尝试用蓝莓种子自主培育种苗,但效果不佳。后来引进优质种苗,经过精心管理,蓝莓品质和产量都有了显著提高。
- 土壤选择:选择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的砂质壤土或壤土。
- 品种选择:根据当地气候特点,选择适宜种植的蓝莓品种。
- 田间管理:合理施肥、浇水,及时防治病虫害,保证蓝莓的生长和品质。
“蓝莓不仅可以鲜食,还可以加工成蓝莓饮料、蓝莓干红、蓝莓果酒等多种产品。”区农委副主任刘孝安表示,通过延伸产业链,将进一步提升蓝莓的附加值,为农民增收创造更多机会。
蓝莓产业的发展,不仅是渝北区乃至西南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更是实现乡村振兴、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蓝莓产业的崛起:从试种到丰产
特色农业,西南地区新亮点
石屏县龙朋镇己冲村党总支书记李辉,于2009年开始尝试种植蓝莓,带动当地村民脱贫致富。她表示,蓝莓富含营养,市场需求大,有望成为丹巴县的多元特色果蔬产业之一。
蓝莓的营养价值与市场前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