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州油橄榄迎来丰收,当地农民增收致富
在四川的凉山州,一片片油橄榄树在阳光的照耀下,郁郁葱葱,展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2023年,这片油橄榄园迎来了大丰收,不仅让当地农民笑逐颜开,也为凉山州的乡村振兴描绘出一幅美好的画卷。
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油橄榄种植前景广阔
凉山州地处四川西南部,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这里的气候、土壤、光照等与油橄榄原产地地中海地区相似,是我国仅有的两个油橄榄一级适生区之一。近年来,凉山州积极发展油橄榄产业,将其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年份 | 种植面积 | 产量 | 农民增收 |
---|---|---|---|
2015 | 50000 | 500 | 2000 |
2020 | 80000 | 1000 | 3000 |
2023 | 100000 | 1500 | 4000 |
据凉山州农业部门统计,2023年凉山州油橄榄种植面积已达10万亩,产量1500吨,农民人均增收4000元。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技术创新的助力。凉山州引进了国内外先进的油橄榄种植技术,如抗病、抗虫、抗旱等品种选育技术,以及滴灌、测土配方施肥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产业链延伸,油橄榄产业效益最大化
凉山州不仅注重油橄榄种植,还积极延伸产业链,提高产业效益。目前,凉山州已建成橄榄油加工厂、橄榄油精炼厂、橄榄油护肤品生产线等,实现了油橄榄产业的深度开发。此外,凉山州还积极发展橄榄油文化旅游,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体验。
凉山州油橄榄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企业、农民的共同努力。政府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为企业提供优惠政策;企业投入资金、技术,带动农民种植;农民则通过种植油橄榄,实现了增收致富。这种多方共赢的合作模式,为凉山州的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
展望未来,凉山州将继续加大油橄榄产业投入,推动产业链延伸,提高产业效益,助力乡村振兴,让更多农民享受到产业发展带来的红利。
凉山州油橄榄迎来丰收,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内容结束,现在进入凉山油橄榄助农增收新案例。
凉山州,这片位于四川省西部的土地,自古以来以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而闻名。近年来,因为油橄榄种植的兴起,这里又多了一抹生机勃勃的色彩。油橄榄,这种在地中海地区享有盛誉的果实,在凉山州找到了理想的生长环境。
技术引进与人才培养
凉山州油橄榄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先进技术的引进和人才的培养。自2002年起,凉山州开始建设油橄榄良种基地,累计投入3000多万元,建成北河、月华、海南、民和四个油橄榄基地,共3000余亩。此外,凉山州还积极开展对外合作交流,引进国外智力资源,如聘请世界油橄榄理事会前主席西蒙担任技术顾问,并与西班牙、以色列等国的油橄榄行业协会、大专院校和企业建立长期密切合作关系。
产业扶贫,助力脱贫攻坚
凉山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也是深度贫困地区之一。油橄榄产业的兴起,为当地脱贫攻坚注入了新的活力。从2015年起,凉山州开始在昭觉县阿土列尔村等地区种植油橄榄,今年,油橄榄首次挂果丰收,村里决定继续扩大种植面积。村油橄榄种植项目是平安在当地重点落地的扶贫项目,平安为当地扶持特色产业,已投入贴息200万元,向凉山中泽油橄榄公司提供产业扶贫贷款资金4100万元,并通过企业带动悬崖村112户贫困户年均增收3200元/人。
油橄榄产业链的延伸为凉山州带来了更多的经济效益。除了橄榄油、化妆品和橄榄茶等产品外,油橄榄的橄榄油和橄榄核也被广泛应用于日化、食品等行业。目前,凉山州已种植油橄榄树达8万余亩,计划到2025年发展到100万亩。
未来展望: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
凉山州油橄榄产业的发展,为当地带来了绿色生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未来,凉山州将继续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动油橄榄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同时,凉山州还将继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培育优良品种,提高种植技术,推动油橄榄产业的转型升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