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养殖

杨梅冬季管理不容忽视,需关注病虫害防治和土壤管理

虽然进入了寒冷的冬季,但杨梅的冬季管理却不容忽视。杨梅的冬季管理直接影响着翌年的产量和品质,尤其是在今年的暖冬天气下,更要加强管理。

杨梅冬季管理不容忽视,需关注病虫害防治和土壤管理

一、修剪

修剪是杨梅冬季管理的重要环节,主要目的是调整树形,促进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 删除上部直立的大枝1-2条,形成“小天窗”。
  • 删去病枝病叶、虫枝虫叶、枯枝、残枝和衰弱枝。
  • 疏删树冠内的密生枝、直立枝和重叠枝。
  • 剪去树冠外围的无花枝、晚秋梢及两树交叉枝、下部拖地枝。

修剪时间一般在每年的12月份。修剪后,要及时清理落地枝叶,特别是病、虫、残枝。

二、施肥

肥料类型 用量
菜饼肥 2-3公斤/树
草木灰 25-30公斤/树
硼砂 50-100克/树

杨梅树宜提倡春肥冬施,以便养分缓慢地被树体吸收,增强树体越冬安全性,并可促使翌年春梢提前萌动。

三、加客土

冬季在杨梅树冠底下加客土,可增加地表温湿度,增强根系吸收能力。客土最好为狼箕底下的黄泥土。在加客土前,应清理干净树冠底下的落地枝叶,或喷石硫合剂。

四、清园

修剪后,应及时清理杨梅园,以防翌年病虫害大量发生。清园药剂可选用波美3-5度的石硫合剂。喷雾时,树干与叶片正反面都要喷到,喷药次数根据病虫害发生程度而定,一般喷1-3次。

五、病虫害防治

杨梅常见的病虫害有褐斑病、癌肿病、赤衣病和介壳虫等。

  • 褐斑病: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
  • 癌肿病:可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
  • 赤衣病:可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
  • 介壳虫:可用40%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雾。

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要注意合理用药,避免过度使用农药,以免造成环境污染和果品质量下降。

杨梅冬季管理是保证翌年产量和品质的关键。通过合理的修剪、施肥、加客土、清园和病虫害防治,可以有效提高杨梅的产量和品质。希望本文的攻略能为果农提供帮助,实现高效管理。

从12月下旬开始至次年2月上旬,采用“护树将军”与3波美度的石硫合剂进行喷雾处理,重点针对树干及园地地面。这种方法的实施,需根据病虫害的实际发生程度来调整喷药次数,通常为1至3次。此外,修剪过程中产生的伤口,应使用“愈伤防腐膜”及时封闭,以防止干裂和病虫害的侵害,以及雨水污染。

杨梅冬季管理不容忽视,需关注病虫害防治和土壤管理

土壤管理要点

在添加客土之前,务必清理干净树冠底下的落叶和杂物,必要时可进行石硫合剂的喷洒,以消毒杀菌。对于正常结果的成年杨梅树,建议每棵树施用菜饼2-3公斤、草木灰25-30公斤,以及硼砂50-100克,以补充树体所需的养分。

对于未经整形的正常结果树,应先“开小天窗”,即删除上部直立的大枝1-2条,再进行“内外小调整”,删去病枝、虫枝、枯枝、残枝和衰弱枝。对于已经整形的树木,则主要剪去病虫枝、枯枝、残枝等。幼年杨梅树的修剪,则需从第3年开始整形,确保树体通风透光。

石硫合剂的熬制需注意细节,使用块状、色白、未曾吸水的生石灰,硫磺粉要细,熬制过程中需不断加热水,补充蒸发掉的水分。为保证药液质量,原液不宜使用金属容器贮藏,最好用陶器,并在液面上加一层油,以隔绝空气。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提升杨梅冬季病虫害防治与土壤管理的效率,为来年的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2926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