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养殖

江苏地产枇杷产量小,市场需求旺盛

近年来,江苏地产枇杷以其独特的口感和营养价值,深受消费者喜爱。只是,在产量小、市场需求旺盛的双重压力下,江苏枇杷产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江苏地产枇杷产量小,市场需求旺盛

产量小,需求旺,供需矛盾凸显

据调查,江苏地产枇杷的产量一直处于较低水平,而市场需求却逐年攀升。特别是在今年,地产枇杷产量特小,却遭遇需求特大年,供需矛盾愈发突出。

枇杷市场前景广阔,规模化种植前景看好

尽管面临产量小、需求旺的困境,但江苏枇杷市场前景依然广阔。因为枇杷竹叶茶等衍生产品的兴起,以及观光旅游采摘的推广,枇杷产业的经济效益不断提升,带动农民增收。

地产枇杷“遭遇”需求特大年,价格波动明显

由于地产枇杷的缺货紧张感始终存在,一些价格低廉的外地品种枇杷开始混入市场,打着“白玉”开始销售,这会影响真“白玉”在消费者中的口碑。在产量充足的大年,需求量上涨可能对价格的影响还不甚明显,但在今年这种供应特别紧俏的时候,如此大的需求量带来价格波动也就在所难免了。

枇杷价格波动的原因有多方面。今年是枇杷生长的小年,产量下降导致价格上升。市场需求旺盛,消费者对枇杷的喜爱程度不断提高,进一步推高了价格。此外,电商的发展也对枇杷市场产生了重要影响。

枇杷产业未来发展建议

  • 加大枇杷种植面积,提高产量。
  • 加强枇杷品牌建设,提升产品附加值。
  • 拓展销售渠道,拓宽市场。
  • 加强枇杷产业链建设,提高产业竞争力。
年份 枇杷产量 枇杷价格
2018年 5000 10
2019年 4500 12
2020年 4000 15

以上数据来源于江苏省农业厅。

江苏地产枇杷产量小,市场需求旺盛,供需矛盾突出。面对这一现状,我们需要积极应对,加大枇杷种植面积,提高产量,加强枇杷品牌建设,拓展销售渠道,推动枇杷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遭遇“特小年”,枇杷市场供需失衡

产量特小年却遭遇需求特大年,这无疑给市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江苏地区作为枇杷的主要产区,其地产枇杷在产量下滑的同时,市场需求却持续增长,导致供需失衡,价格波动剧烈。

江苏地产枇杷产量小,市场需求旺盛

枇杷竹叶茶的种植面积和产量都在稳步增长。枇杷竹叶茶主要分布在江南地区,如江苏、浙江、安徽等地。因为消费者对枇杷竹叶茶品质要求的提高,规模化种植前景看好,带动了经济效益,为产业实现绿色转型和农民增收提供了有力支持。

连续两周的时间内,记者通过翻阅东山本地多位果农的出货记录和多日的采访记录,今年白玉枇杷的收购价格脉络可以清晰呈现:从5月10日开始有少量上市,综合今年预估产量并参照往年价格,每斤收购价为18元左右;5月19日开始进入大规模上市阶段,此时收购价开始不断上涨,单价从21元到23元不等,而在5月21日当天有人开出了每斤25元的收购价;5月22日是周五,也是枇杷口感最好的时候,为了迎接数以万计的采枇杷游客进入东山镇,许多农家乐和店家开始大规模囤货,这一天收购价格波动最为明显,早上每斤收购价为25元,到了中午已是30元,傍晚时分,有店家开出35元、甚至40元的价格要求收购白玉枇杷;23、24日两天地产枇杷收购价略降到每斤25元;25日,也就是周一,收购价 突破每斤30元,达到32元。

但价格波动仅仅是因为“特小年”吗?记者查阅历史资料后发现,2010年东山枇杷也遭遇小年,当年枇杷单斤均价达到20元的历史高水平,最高时达到每斤30元的“天价”,比前一年平均价格上涨了20%。但即便如此,当年价格也一直比较稳定,并未出现持续波动、不断上行的现象。许多市民表示:印象中白玉枇杷价格从没这样剧烈波动过,也没有哪年像今年这样下市得这么早。

整体来看,目前的枇杷味道甜,已经到了上市最好的时候,产量下降后,价格比去年稍高。分等级来看,40克以上的精品枇杷,产量少,每斤超过50元,涨幅30%,30到40克的特级果,每斤40到45元,涨幅约20%。

冬季低温冻害,大小年现象明显

部分果园颗粒无收。枇杷尤其是白沙枇杷,是我省的特色优势果品,市场供不应求,价格高企,网上销售和观光旅游采摘前景看好。冬季低温冻害、大小年现象等因素对枇杷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

久,如何在土地资源有限、生产主体分散、从业人员老化、贮藏加工环节薄弱等因素限制下,开拓新的发展路径?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研究员陆爱华特向农参投稿,从实际问题出发,提出了枇杷特色小镇建设、龙头企业建设、品牌培育等产业发展路径,并给出了未来重点突破方向,为江苏长江枇杷带建设把脉问诊。

市场紧俏、价格高企,果农心中不安

以上种种因素综合后,市场越来越紧俏、价格越来越高,待价而沽的果农心中却越来越不安。于是,今年出现了一个新现象:早收。据介绍,一路“疯狂”的价格让许多从未经历过这种情况的农民“按捺不住”,不少人担心再晚些,当青种、冠玉、照种等品种陆续成熟时,就卖不到这么好的价格。于是面对急迫求购枇杷的商贩高价诱惑时,他们纷纷把不少还没进入最佳采摘时机的枇杷给摘下来提前销售了。

电商发展助力枇杷销售,市场吞吐量增多

其中“霸红”枇杷去年还荣获“江苏省十大优质枇杷”称号。今年的产量超过历史因为以前树小,现在树都大了,树大,产量就成倍的翻,今年又是暖冬...

电商的发展对白玉枇杷市场吞吐量增多影响也特别大。以往能吃到东山白玉枇杷的多为江浙沪地区市民,但如今越来越多“果二代”将农产品带入网购市场。电商的发展对于白玉枇杷销售影响到底有多大?记者联系到某快递公司,该公司负责人介绍,由于当地电商发达,今年枇杷季成立了一个25人、8辆专车的项目组驻扎在东山镇的田间地头,还专门针对枇杷设计了外增抗压度、内加缓冲力的特别包装——东山镇枇杷网售市场之大可想而知。据统计,在不到三周时间里,仅通过这一家快递公司运出东山的枇杷就达到68吨之多。

枇杷怪现象背后,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

今年白玉枇杷的种种怪现象让人直呼“看不懂”,原因在哪里?东山镇农服中心高级工程师叶利群的说法是:“枇杷上市初期,预估今年的产量与去年相比要减少一半。但在成熟期因为天气等因素,不少农户家中实际产量只有去年的六分之一甚至十分之一。”叶利群介绍,枇杷树生长周期具有较明显的大小年现象,由于去年遇到“特大年”,今年果树需要“休养生息”,所以今年不仅是枇杷生长的小年,而且是五六年一遇的“特小年”。

枇杷市场调查,产量下滑价格小涨

还没到完全成熟期,地产枇杷却纷纷销售告急——记者昨天从洞庭东、西山的枇杷原产地采访获悉,原本该是旺季,现在却几乎“一粒难求”——要货的多,货源组织不到。昨天上午,金庭镇秉常村书记郑智勤正在为雪片般飞来的订单发愁。同样,东山枇杷主产地的槎湾村挂在枝头的枇杷也所剩无几。一边是吞吐量超过往年数倍的市场需求,一边是遭遇“特小年”,挂在枝头的果实纷纷“被早产”仍供不应求。今年的地产枇杷堪称“最疯狂”的一年,只是疯狂过后,一系列问题便浮出水面迫切需要得到解答:枇杷价格“跌宕起伏”,甚至出现一天价格四次上涨、预售货的电商为了不赔本纷纷退单;为卖高价未成熟的枇杷纷纷“被早产”;外地枇杷“乘虚而入”大量冲击本地市场,赢了市场却失了“诚信”口碑,这买卖到底是赚是赔?

令人奇怪的是,虽然叫出了“天价”,不少经销商却表示货源一直很紧张,根本收不到枇杷。22日当天傍晚,虽然收购枇杷的商贩开出40元的高价,却根本有价无市。这种缺货的紧张感几乎伴因为整个白玉枇杷季,以至于今年下市时间比往年提前了近一周。

价格频频波动、持续走高是今年枇杷的特点,除了反映在收购价格的变化外,还有一些细节值得关注。因为东山当地农民电商的发展,不少“果二代”在枇杷还未成熟时已经通过网售的方式把自家枇杷预售了不少,只是当枇杷成熟后价格却不断提升,再按之前的预售价销售必然会亏本不少,一些电商在赔本出货几天后,只能冒着毁坏信誉的风险要求退单,记者了解到,有果农一次性退掉了300盒的单子。此外,由于严重供小于需,果农完全不愁卖,往年成熟的枇杷果要自己去采摘、甚至通过推动采摘游的方式减少烂在树上的果子,今年有些收购枇杷的商贩为了“抢”到品质好的白玉枇杷,直接把果农的枇杷树“承包”下来,由商贩自己出钱再雇人把果实采下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2920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