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余姚穴湖杨梅采用保鲜新技术,20天后仍保持新鲜如初
在浙江余姚,一片片绿意盎然的杨梅林中,隐藏着一个惊人的秘密。那就是穴湖杨梅,即便在20天后,依旧能保持新鲜如初。这一切,都得益于一项神奇的保鲜技术。
传统保鲜的局限
传统上,杨梅的保鲜和运输主要依赖真空包装。只是,这种包装方式有其固有的局限性。真空包装虽然能抽掉一部分空气,但无法完全避免杨梅在运输过程中被挤压变形。而且,这种包装方式更适合短途运输,对于长途运输保鲜效果并不理想。
为了打破传统保鲜的局限,余姚穴湖杨梅的种植者们采用了气调保鲜新技术。这项技术通过预冷库、冷藏库和充氮气包装等设备,实现了对杨梅的长期保鲜。具体它采用了以下步骤:
- 预冷:将杨梅放入2℃的冷库中,进行6小时以上的预冷处理,使杨梅进入“休眠”状态。
- 充氮:在包装过程中,充入90%以上的氮气、5%左右的氧气和1-2%的二氧化碳,形成一种保鲜气体,抑制杨梅的呼吸,降低呼吸强度,延缓组织代谢。
- 包装:在包装膜上扎一个小孔,让杨梅能够“自由呼吸”,同时保持包装效果。
成效显著:销路广阔
这项保鲜技术的应用,让穴湖杨梅的保鲜期延长到了20天以上。这不仅解决了杨梅在运输过程中的保鲜难题,也为杨梅的销售带来了新的机遇。从6月中旬杨梅上市以来,穴湖股份经济合作社负责人姜海善已经接到了近6000个杨梅送货单,累计发送杨梅2万多公斤。
未来展望:全国布局
姜海善表示,未来他计划在北京、广州、深圳、武汉、沈阳等5个城市建立仓库,进一步扩大杨梅的销售范围。通过在当地建立冷库,实现杨梅的快速配送,为客户提供更好的购物体验。
技术优势:细节决定成败
气调保鲜技术的成功,离不开以下几个关键细节:
细节 | 说明 |
---|---|
预冷时间 | 6小时以上,确保杨梅进入“休眠”状态。 |
气体比例 | 90%以上的氮气、5%左右的氧气和1-2%的二氧化碳,形成最佳保鲜气体。 |
包装膜孔径 | 扎一个小孔,让杨梅“自由呼吸”,同时保持包装效果。 |
余姚穴湖杨梅的保鲜技术,不仅为杨梅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为其他农产品保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项技术将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美好。
创新保鲜,杨梅远销不再难
在浙江余姚,杨梅的保鲜技术正迎来一场革命。传统的真空包装虽能保证一定的新鲜度,但保鲜期限有限。而如今,一种名为气调保鲜的新技术,正让杨梅的保鲜期延长至20天,解决了杨梅远销的难题。
市场反响热烈,杨梅销量翻倍增长
投入巨大,但前景光明
虽然气调保鲜技术的设备投入较大,但相较于传统保鲜方式,其带来的效益更为显著。姜海善表示,尽管气调包装的价格比真空包装高出10%以上,但客户对杨梅新鲜度的需求,使得这一投入变得值得。此外,因为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成本的降低,未来气调保鲜技术将在更多农产品保鲜领域得到应用。
技术创新,助力乡村振兴
杨梅保鲜新科技的启示
杨梅保鲜新科技的成功应用,为我们带来了以下几点启示:一是科技创新是推动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二是农产品保鲜技术的提升,有助于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三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需要科技创新的支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