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笋种植前景广阔,市场需求旺盛
芦笋,被誉为“蔬菜之王”,其营养价值之高,早已在营养专家中传为佳话。在富阳,芦笋种植已成为当地的一大特色,无芦笋不成席。只是,过去芦笋的种植方式容易受到雨水侵袭,导致芦笋生病腐烂。因为设施农业的发展,大棚种植芦笋逐渐成为主流,为芦笋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兴国县:产业提效益农民唱“主角”
据《赣南日报》2021年1月15日报道,兴国县拓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富硒芦笋通过专业机构检测,成为该市首个通过富硒认证的芦笋品牌。这一成果标志着兴国县全力推动蔬菜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芦笋栽培现状与未来
目前,芦笋栽培主要以露地栽培为主,设施栽培面积仅占3%左右。设施栽培可以更好地控制环境,易于智能化管理和预防病虫害,未来发展前景广阔。绿芦笋作为保健蔬菜,人均消费量还较低,因为观念更新,消费量增加和市场需求的增长空间巨大。
芦笋种植技术进步与市场前景
年份 | 芦笋种植面积 | 市场销售额 |
---|---|---|
2018 | 5000 | 2000 |
2019 | 7000 | 3000 |
2020 | 9000 | 4000 |
因为芦笋种植技术的进步和市场前景的广阔,为农业种植者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芦笋的市场需求量逐年上升,促使芦笋种植产业得到更好的发展。
案例分析:瑞德农业芦笋基地
瑞德农业的芦笋基地里,每天都有约500斤芦笋运往富阳市场。基地共有70亩芦笋,每年能够采收3批芦笋,主要销往杭州、金华市场,深受消费者喜爱。
据市蔬菜办介绍,近年来我市芦笋种植发展迅速,全市已有芦笋基地近千亩。芦笋种植管理得当,亩产可达3000斤,平均价格在3元/斤以上,每亩地收入可达到1万元。
结论
设施农业:大棚种植助力芦笋产业腾飞
市场需求:芦笋消费潜力巨大
作为保健蔬菜,芦笋的人均消费量还较低,但因为人们对健康饮食的日益关注,消费量增加和市场需求的空间还很大。据统计,我国芦笋市场需求量逐年上升,市场前景广阔。南北日光温室种植的绿芦笋和遮光白芦笋,为芦笋产业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未来展望:芦笋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因为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追求,芦笋产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未来,我国芦笋产业将朝着高质量发展方向迈进,培育更多优质芦笋品种,提高芦笋产量和品质,满足市场需求,为农民增收致富贡献力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