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节鸡舍环境管理,关注温度、湿度和通风
作者:渔歌牧韵•更新时间:5小时前•阅读3
因为季节的转换,鸡舍环境的调控变得尤为重要。在秋冬季节,如何确保鸡舍内温度、湿度和通风的适宜性,成为保障鸡群健康的关键。以下将从这三个方面进行详细解析。
一、温度管理
秋冬季节,鸡舍温度管理至关重要。
措施 | 具体操作 |
---|---|
温度控制 | 将舍内温度保持在18-23℃为宜,最低不应低于15℃。 |
防风措施 | 遇到刮风天气时,摇起篷布,防止冷风直接吹入鸡舍。 |
温控仪保护 | 正对温控仪处的风窗不要打开,防止冷风直吹温控仪。 |
暖风机维护 | 入冬前清理暖风机的灰尘,初开暖风机时让其百叶平行,让热风均匀地充满鸡舍。 |
措施 | 具体操作 |
---|---|
垫料管理 | 入冬前要加足垫料,冬季垫料比较干燥,要经常洒水或喷雾消毒。 |
积水处理 | 棚架下若有积水,在秋天气温高时要放出棚架下的水,然后撒上白灰。 |
通风调整 | 舍内温度适宜时,要加大通风量。 |
饮水管理 | 把乳头饮水线水压调低至10厘米以下,或把饮水器水位调至1厘米以下。要经常检查饮水线,饮水器有漏水的乳头接头应马上更换或维修。 |
措施 | 具体操作 |
---|---|
修补漏风处 | 入冬前把不应进风的地方修补好,尤其是排风扇处的漏风处必须处理好。 |
提高通风量 | 当舍内氨气味较大时,应 提高舍内温度,然后加大通风量。 |
通风时间调整 | 早上舍内空气比较污浊时,若必须加大通风量,应逐渐增加,最好是在中午温度较高时进行。 |
避免死角 | 通风时一定不要留死角。 |
案例一:秋季鸡舍环境调控实践
该养殖场拥有1500平方米的标准化鸡舍,饲养着2万只罗斯308肉鸡。由于秋季气温逐渐降低,鸡舍内部湿度也相对较高,为防止鸡群因温差过大而感冒,养殖场采用了以下措施:
- 提前加固鸡舍,确保屋顶、墙体等无漏风点,防止冷风侵入。
- 增加垫料厚度,提高鸡舍保温效果。
- 使用湿帘降温系统,在鸡舍内设置湿帘,通过水循环降低鸡舍温度。
- 定期检查鸡舍通风情况,确保空气新鲜,避免氨气等有害气体积聚。
通过以上措施,鸡舍温度保持在18-23℃,湿度控制在65%左右,鸡群生长状况良好,未出现因温差过大而导致的感冒现象。
- 在鸡舍内设置暖风机,通过吹风加热空气,提高鸡舍温度。
- 利用地暖系统供暖,将热水循环至鸡舍底部,实现均匀供暖。
- 合理设置通风口,保证鸡舍空气流通,同时避免冷风直接吹拂鸡群。
- 定期检查供暖系统,确保供暖效果。
- 在鸡舍内设置风扇,加强通风,降低室内温度。
- 利用遮阳网遮阳,减少阳光直射鸡舍,降低室内温度。
- 定期检查鸡舍湿度,如发现湿度过高,及时进行除湿处理。
- 加强鸡舍卫生管理,定期清理鸡舍,降低病原微生物滋生。
以上案例表明,通过合理的鸡舍环境调控措施,可以有效保障鸡群健康生长,提高养殖效益。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养殖户需根据当地气候特点、鸡舍结构和鸡种特性,灵活运用各种调控手段,确保鸡舍环境适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