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薇长斑蚜危害严重,需了解其定义及防治方法
紫薇,那株夏秋绽放的美丽树影,在给人们带来视觉盛宴的同时,却时常受到一种名为长斑蚜的害虫侵扰。这种害虫不仅影响紫薇的生长,更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整株植物枯萎。那么,如何有效防治紫薇长斑蚜呢?让我们一探究竟。
紫薇长斑蚜概述
紫薇长斑蚜,学名Chlorapicula virens,是一种以紫薇为寄主的蚜虫。它们在江苏、浙江、上海等地区一年可发生10多代,并以卵在芽腋、芽缝及枝杈等处越冬。翌年春天,因为紫薇新梢的抽长,无翅胎生蚜开始出现,随后虫口不断上升,气温升高时,有翅蚜产生并迁飞扩散,对紫薇造成严重危害。
虫态 | 描述 |
---|---|
有翅孤雌蚜 | 身体为黄色,斑纹黑色,体宽三角形,长2.1毫米,宽1.1毫米。腹部淡黄色,各节均有1对隆起的黑色中瘤。 |
无翅孤雌蚜 | 身体黄绿色,体长1.5毫米,体形浑圆形,布有黑点,腹眼橘黄色。 |
有翅胎生雌蚜 | 虫体稍长,背面有黑褐色斑纹,腹部第二节有一个黑色横斑。 |
- 嫩叶扭曲、卷缩、凹凸不平。
- 影响花芽形成,导致花序缩短,甚至无花。
- 诱发煤污病,传播病毒病。
1. 园艺防治
冬季结合修剪,清除病虫枝、瘦弱枝以及过密枝,可以消灭部分越冬卵,减少害虫数量。
在害虫发生期,可以喷洒10%蚜虱净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以及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等。
1. 选择抗病品种:选择抗病性强的紫薇品种,从源头上减少害虫的发生。
2. 加强栽培管理:合理施肥、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增强紫薇的抗病能力。
通过以上防治措施,可以有效控制紫薇长斑蚜的发生,降低害虫对紫薇的危害。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当地气候、土壤条件和紫薇的生长状况,选择合适的防治方法,以达到最佳的防治效果。
结论
紫薇长斑蚜是一种对紫薇生长造成严重危害的害虫。了解其定义、危害特点、防治方法及预防措施,对于保护紫薇的健康生长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防治过程中,应结合实际情况,采取综合防治措施,降低害虫的发生率,确保紫薇的生长发育。
紫薇长斑蚜雌成虫有不同形态,其中,有翅孤雌蚜体色黄,斑纹黑,体宽三角,长约2.1毫米,宽约1.1毫米。腹部淡黄,各节均有黑色中瘤一对,第二节最大,且基部相连。体背斑纹明显,触角顶端及鞭节黑。无翅孤雌蚜体色黄绿,体长约1.5毫米,浑圆,布有黑点,腹眼橘黄。有翅胎生雌蚜与无翅胎生雌蚜相似,但虫体稍长,背面有黑褐色斑纹,腹部第二节有黑色横斑。
紫薇长斑蚜主要危害紫薇叶片,嫩叶背面布满害虫,导致新梢扭曲,嫩叶卷缩、凹凸不平,影响花芽形成,使花序缩短,甚至无花。同时,还会诱发煤污病,传播病毒病,严重时导致紫薇植株死亡。
四、案例分析:江苏某紫薇种植园的防治实践
江苏某紫薇种植园曾遭受紫薇长斑蚜严重危害,新梢扭曲,嫩叶卷缩,严重影响观赏效果和经济效益。为解决这一问题,园主采取了以下措施:
五、未来展望
因为人们对紫薇景观价值的认识不断提高,紫薇种植面积逐渐扩大。为降低紫薇长斑蚜等病虫害的发生,应加强紫薇种植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提高紫薇抗病虫害能力,为紫薇产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