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农资

丹参高产栽培,需掌握土壤、水分、施肥等关键因素

一、丹参根的生长习性

丹参根呈现圆柱形或长条状,表面紫红色或黄红色,有纵皱纹。质坚实,皮细而肥壮。断面灰白色或黄棕色,无纤维。气弱,味甜,微苦。主根上中部直径1厘米以下,但不得低于0.4厘米。有单枝及撞断的碎节,无芦茎、须根、杂质、虫蛀、霉变。

丹参高产栽培,需掌握土壤、水分、施肥等关键因素

二、高效栽培关键技术

丹参为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其干燥根及根茎在中医处方中属主药,具有祛瘀止痛、活血调经、养心除燥之功效。主要活性成分有水溶性酚酸类化合物,如丹参素、原儿茶醛、丹酚酸A、丹酚酸B、丹酚酸C等脂溶性酮类化合物。

芦头繁殖

在丹参收获时,选取健壮、无病害的植株剪下粗根药用,而将细根连芦头带心叶用作种苗进行种植。大棵的苗,可按芽与根的自然生长状况分割成2~4株,然后再种植。还可以挖取野生丹参,粗根剪下入药,细根连同芦头一起栽种,株、行距与分根繁殖方法相同,时间应在晚秋或早春。用芦头繁殖,栽种后次年即可收获,生产周期短,经济效益好。

贮藏

叶枯病植株下部叶片开始发病,逐渐向上蔓延。发病初期叶面产生褐色、圆形小斑,病斑不断扩大,中心部呈灰褐色,最后叶片焦枯,植株死亡。5月初发生,一直延续到秋末,6~7月份最严重。防治方法:1、选用无病健壮的种栽,下种前用波尔多液浸种10分钟消毒处理。2、加强管理,增施磷、钾肥,及时开沟排水,降低湿度,增强抗病力。3、发病初期,喷洒60%代森锌600倍液或50%多菌灵800倍液。

三、土壤选择与整地施肥

丹参喜湿润,适宜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近中性土壤栽培,忌积水,涝地或过粘过沙土地都不宜种植。

丹参可选用分根繁殖、茎枝扦插、种子繁殖三种方式。

是一种寄生虫病。根结线虫侵入根部后,刺激寄主细胞加快分裂,使根系受害部形成瘤状肿块。细根和粗根各个部位的肿块大小不一,形状各异,这是线虫病的显著特征。瘤状体初为黄白色,外表光滑,以后变成褐色,最后破碎腐烂。防治方法:1、水旱轮作,有利淹死线虫,减轻危害。2、选择肥沃的土壤,避免沙性过重的地块种植,减轻线虫病发生。3、用80%二溴氯苯烷2~3kg加水100kg,栽种前15天开沟施入土壤中,并覆上土,防止药液挥发,提高防治效果。

四、理化鉴别

五、选用优种

同等栽培条件下,不同品种的产量和质量差异很大。选用良种是效益高、见效快农业措施。丹参61-2-22四倍体新品系不仅田间农艺性好,生长势旺,而且根部药材的丹参酮含量也大大高于原植物和其他的四倍体株系,产量高的同时,化学成分含量也高,达到了理想的要求,应在生产上大力推广。

六、虫害防治

根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订的药材商品规格标准,丹参商品分野生、家种两个规格。

叶枯病

4月上句齐苗后,进行1次中耕除草,宜浅松土,随即迫施1次稀薄人畜粪水,每亩1500kg;第2次于5月上旬至6月上旬,中除后追施1次腐熟人粪尿,每亩2000kg,加饼肥50kg;第3次于6月下旬至7月中、下旬,结合中耕除草,重施1次腐熟、稍浓的粪肥,每亩3000kg,加过磷酸钙25kg、饼肥50kg,以促参根生长发育。施肥方法可采用沟施或开穴施入,施后覆土盖肥。

七、采收加工

丹参自4月下旬至5月将陆续抽薹开花,为使养分集中于根部生长,除留种地外,一律剪除花薹,时间宜早不宜迟。

丹参栽植后第2年开花结实,从5月下旬或6月初开始,种子陆续成熟。种子成熟的顺序为自下而上,花序下部的种子先成熟,上部的种子后成熟。种子要及时采收,否则会自行散落地面。采种时,如果留种面积很小,可分期分批采收,可先将花序下部几节果萼连同成熟的种子一起捋下,而将上部未成熟的各节留到以后再采收。如果留种面积很大,可在花序上有2/3的果萼已经退绿变黄而未完全干枯时,将整个花序剪下,再剪掉顶端幼嫩部分,留下中下部的成熟种子,在晴天太阳下曝晒3天,脱粒,扬净,晒干,装袋,放在凉爽通风干燥处保存备用。

无性繁殖丹参当年秋天下霜后或第2年春天萌发前收刨。种子繁殖的第2年秋后或第3年春季萌发前收刨,产量高,质量好。丹参根系入土较深,质脆易断,应选晴天土壤半干时挖取。从垅的一端挖深沟,深度由根长而定,当根全部露出后,顺垅逐株小心取出全部根系,在田间暴晒,去掉泥土运回加工,忌用水洗。

八、经济效益分析

丹参统货收购价为7元每斤,亩产量一般在900斤左右,亩年收益:大于6000元。

丹参高产栽培的关键在于掌握土壤、水分、施肥等因素,结合科学的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才能实现高产高效。

丹参高产栽培,需掌握土壤、水分、施肥等关键因素

施肥技术

丹参的需肥特性较强,基肥以农家土杂肥料为主,如腐熟的猪、羊栏肥或焦泥灰等。在生长过程中,还需追肥2~3次,以氮肥或人畜粪尿为主,生长中期要看苗施肥,秋后要重施长根肥。

丹参常见的病虫害有叶枯病、根腐病、粉纹夜蛾等。防治方法包括选用无病健壮的种栽、加强管理、合理施肥、及时排水等。

因为人们对中医药的重视,丹参的市场需求逐年增加。掌握丹参的高效栽培技术,对于提高丹参的产量和质量,满足市场需求具有重要意义。未来,丹参产业有望实现可持续发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2906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