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云英高产栽培,需优化土壤、水分、肥料等条件
紫云英,这个在南方稻区常见的冬季绿肥,以其丰富的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成为了种植户们眼中的宝。但要实现紫云英的高产,土壤、水分、肥料等条件缺一不可。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这些关键因素。
土壤优化:紫云英的“温床”
紫云英对土壤的要求并不苛刻,但以砂质和粘质壤土为佳。这样的土壤既有利于紫云英的根系发育,又能保持土壤的肥力。在种植紫云英之前,要确保土壤的排水良好,避免积水导致的病害。
土壤类型 | 适宜性 | 注意事项 |
---|---|---|
砂质壤土 | 适宜 | 注意保水,避免干旱 |
粘质壤土 | 适宜 | 注意排水,避免积水 |
紫云英喜温暖湿润,全生育期间对水分的需求较高。播种时需保证土壤湿润,出苗后如遇积水则易烂苗。在干旱季节,要适时灌溉,保证紫云英的正常生长。
紫云英对肥料的吸收能力较强,因此在施肥时要注重氮、磷、钾的平衡。一般每亩追施尿素2-4公斤,叶面喷施0.2%硼砂溶液2次,可提高鲜草产量20%。
- 选用良种:推广良种是夺取紫云英高产的关键。
- 种子处理:播种前进行种子处理,提高发芽率。
- 适时播种:根据本地气候和前作收获时间灵活掌握播种期。
- 田间管理:抓好五个重点,包括抗旱防渍、施肥、病虫害防治等。
某地区一位种植户,通过优化土壤、水分、肥料等条件,成功将紫云英的产量提高了30%。具体做法如下:
- 选用优良品种,提高种子发芽率。
- 采用浸种、晒种等种子处理方法,提高出苗整齐度。
- 根据土壤肥力情况,合理施肥,保持土壤肥力。
- 加强田间管理,及时防治病虫害。
紫云英栽培:土壤改良的关键步骤解析
1. 选择适宜的土壤
在播种前,需要对土壤进行处理。这包括开挖“三沟”以改善排水条件,防止稻田渍害。同时,每亩加入5公斤过磷酸钙和20-25公斤土壤肥进行混合,有助于提高土壤肥力。
3. 种子处理与播种
种子处理是提高紫云英发芽率的关键。可以通过晒种、浸种等方式进行处理。例如,在播种前选晴天晒种1-2天,或用0.2%钼酸铵溶液浸种24小时。这些方法不仅有助于种子吸足水分,还能提高产量。
播种时间通常在9月上旬至10月中旬,具体可根据本地气候和前作收获时间灵活掌握。每亩播种量约为1.5-2公斤。
病虫害防治也是田间管理的重要环节。紫云英常见的病虫害有蚜虫、潜叶蝇、菌核病等。针对这些病虫害,要及时喷药防治,如使用氧化乐果或敌敌畏等。
选择排水良好、土质带砂、肥力中等的田块作为留种田。在留种田中,不宜施氮肥,而应增施过磷酸钙和草木灰,以提高种子产量和质量。紫云英荚果的成熟期不一致,一般以种荚有80%变黑时收获最佳。
通过以上步骤,农民朋友们可以有效地改良土壤,提高紫云英的产量和质量,为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改善作出贡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