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云英宁波种:一种在宁波地区广泛种植的豆科植物
宁波,这座沿海港口城市,不仅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美丽的风景著称,还是我国豆科植物——紫云英的重要种植地。
紫云英:宁波的绿宝石
紫云英,豆科黄耆属,是一种耐寒耐旱、产量高的豆科植物。在宁波地区,紫云英已广泛种植,成为当地农业的一大特色。
种植要点
亩播种量2.5~3公斤。播种前应做好开沟排水,以利深扎根出壮苗。冬前宜每亩撒施过磷酸钙10公斤,初花期喷施钼肥,增强固氮能力,提高产量,宜每亩用液体钼肥5克兑水30公斤喷施。若遇烂冬或早春多雨,长势不旺,要尽早清沟排水,薄施氮肥,促进早发快长,做到“以小肥换大肥”。
生长习性
紫云英是二年生草本植物,匍匐多分枝,高可达30厘米。奇数羽状复叶,叶柄较叶轴短。托叶离生,小叶倒卵形或椭圆形,上面近无毛,下面散生白色柔毛。总状花序,有花呈伞形。总花梗腋生,苞片三角状卵形,花梗短;花萼钟状,萼齿披针形。
紫云英宁波种属于晚熟类型品种,冬性较强。在沪杭甬温一带,苗期生长较缓,气温回暖生长迅速;在浙南苗期生长较快。主茎长度105厘米左右,茎粗0.5厘米,分枝5~6个,最多可达8个以上;单株花序6~8个。固氮能力强,鲜草含氮量0.36%,干草含氮量0.31%。适宜在PH5.2~7.2土壤种植。清明前后陆续开花,4月中下旬盛花,叶色浓绿,紫红花色艳丽。作绿肥生育期约198天,全生育期约245天。种子黄绿色,千粒重约3.5g。
紫云英的用途广泛,可用作青饲料,宜在初花期采收上部嫩茎;用作肥料,宜在盛花期收割、沤制、翻耕;用作景观绿化,可在终花后期耕埋清除。留种田初花后要注意防治蚜虫、潜叶蝇。
品种 | 亩产量 | 种植时间 | 土壤类型 |
---|---|---|---|
紫云英宁波种 | 3.5吨 | 2021年3月 | 沙壤土 |
这个案例表明,紫云英宁波种在宁波地区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产量表现。
例如,在宁波的一个典型种植区,通过连续三年的紫云英种植,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提高了20%,氮磷钾含量也得到了显著提升。这一成果,不仅改善了土壤质量,也为当地的农业生产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除了生态效益,紫云英的种植也为宁波的农业生产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在宁波的一个示范项目中,种植紫云英的农户,每亩收入比种植传统作物的农户高出30%。
这一收益的提升,不仅得益于紫云英的高产量,还因为其作为绿肥的潜力。在宁波,紫云英的盛花期是收割的最佳时期,将其沤制后翻耕,可以为后续作物提供丰富的有机肥料,从而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展望未来,宁波紫云英的种植将继续发挥其在绿色农业中的引领作用。因为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紫云英的种植技术将更加成熟,其生态和经济效益也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在宁波,紫云英已成为绿色农业的一面旗帜,引领着当地农业向更加生态、高效、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宁波紫云英将继续在绿色农业的道路上,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