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生活

紫云英潜叶蝇是一种危害紫云英的害虫

在我国华南温暖地区,冬季紫云英潜叶蝇可继续繁殖,且无固定虫态越冬。这种害虫具有极强的耐寒力,但对高温较为敏感,当夏季气温超过35℃时,它们就无法存活或以蛹的形式越夏。因此,紫云英潜叶蝇在春末夏初的这段时间内对紫云英的危害最为严重,夏季则会减轻,而南方秋季又会出现新一轮的危害。从北向南,春季危害盛期逐渐增加,秋季则相反。

紫云英潜叶蝇是一种危害紫云英的害虫

潜叶蝇的危害

潜叶蝇主要以幼虫潜入叶内蛀食叶肉,导致叶片出现隧道似的白色纹路。在严重危害时,叶片会逐渐变白,失去光合作用能力,提早脱落,甚至全株枯死。这种害虫对紫云英的生长和产量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防治方法

防治方法 具体措施
农业防治 在大量发生之前,清除田内外杂草,处理残体,减低虫口基数。
生物防治 保护与利用天敌,在卵期释放豌豆潜叶蝇姬小蜂。
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必须注意,一次只能施用一种药剂和轮换交替用药。防治适期宜在幼虫2龄前或多数虫道长度在20毫米以下时进行。

幼虫孵出后,即在叶内潜食叶肉,仅留下上表皮,造成透明潜道。幼虫边取食边盘旋前进,整个潜道呈螺旋盘状。盛发期间,一片叶子上若有3-5头幼虫时,盘状潜道相接就会满布全叶,使叶子失去光合作用,逐渐腐烂枯死。老熟幼虫大多在靠近叶片基部边缘的潜道末端化蛹。

紫云英潜叶蝇喜高温多湿。据浙江东阳调查,若3月中、下旬,旬平均气温在13℃以上,而3月上旬和4月上旬的总雨量又在40mm以上,有利于迅速繁殖,虫道猛增,危害就严重。相反,若3-4月份气温回升迟,又是干旱年份,紫云英受害就轻。所以,3-4月份气温高、雨量多,是此虫严重发生的征兆。

幼虫老龄体长约2mm,圆筒形。初孵化乳白色,后变淡黄色。头部略小,口钩明显,黑色,上具2齿。前胸和腹部的背面各有气门1对。前气门基部接近,端部各有10-16个球状突起,后气门显著突出,上有12个球状突。

常用的化学防治药剂有:48%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20%氰戊菊酯乳油3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40.7%乐斯本乳油800-1000倍液、50%蝇蛆净乳油1000-2000倍液。

紫云英潜叶蝇作为一种常见的农业害虫,对紫云英的生长和产量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了解其生物学特性、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对于农民朋友来说至关重要。通过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潜叶蝇的危害,保障紫云英的产量和品质。


先了解了紫云英潜叶蝇是一种危害紫云英的害虫,以幼虫潜入叶片为害。,接着深入紫云英潜叶蝇防治新策略探析。

紫云英潜叶蝇是一种危害紫云英的害虫

潜叶蝇的生活习性表现为白天活动,吸食糖蜜和叶片汁液以补充营养,夜间隐蔽。其幼虫孵出后,即潜入叶片内部取食叶肉,形成盘状潜道。成虫在高温多湿的条件下,繁殖速度加快,危害加重。

2.1 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 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和残留植株,降低虫口基数。
  • 合理轮作,避免紫云英与其他蔬菜轮作,以降低潜叶蝇的发生。

2.2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主要利用潜叶蝇的天敌,如姬小蜂等,进行控制。在潜叶蝇卵期释放姬小蜂,可以有效控制潜叶蝇的繁殖。

2.3 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是控制潜叶蝇危害的主要手段,常用农药有氰戊菊酯、辛硫磷、乐斯本等。在使用农药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 严格按照农药使用说明,控制农药浓度。
  • 防治适期在幼虫2龄前或潜道长度小于20毫米时进行。
  • 注意轮换使用农药,避免产生抗药性。

三、案例解析

3.1 案例一:某地紫云英潜叶蝇防治实践

某地区紫云英种植面积约10000亩,近年来,该地区紫云英潜叶蝇危害严重,导致产量大幅下降。2018年,该地区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防治:

  • 农业防治: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和残留植株。
  • 生物防治:释放姬小蜂2000万头。
  • 化学防治:采用氰戊菊酯乳油1000倍液进行防治,连续喷施两次。

防治效果显著,紫云英产量恢复到正常水平。

3.2 案例二:某地潜叶蝇防治策略优化

  • 加大生物防治力度,提高姬小蜂的释放量。
  • 优化农药施用方案,采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
  • 推广综合防治技术,将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相结合,提高防治效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2899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