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水产

北方竹荪栽培技术,探讨适宜北方气候的菌类种植方法

在广袤的北方土地上,竹荪的栽培不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种对自然和谐共生的探索。今天,就让我们揭开竹荪在北方生长的神秘面纱,一起探讨适宜北方气候的菌类种植方法。

北方竹荪栽培技术,探讨适宜北方气候的菌类种植方法

一、竹荪栽培的准备工作

1. 场地选择与整理

选择向阳、通风、土质肥沃、排灌方便的耕地。整地做畦床,宽1m,高30cm,长度不定;畦距50cm,畦面铺10cm以上的肥土,整平。然后在畦面喷5%甲醛溶液密闭12小时。播种前,取畦面上5cm厚熟肥土堆放一旁,作覆土用,再用0.3%敌敌畏溶液或石灰水喷洒畦床。场地四周设遮阳棚,光照强度要求“四阴六阳”。

2. 培养料配制

原料 比例
玉米芯 48%
玉米秆 30%
杂木片 20%
石膏粉 1%
过磷酸钙 1%

使用前玉米芯应粉碎成2cm的碎块,玉米秆或黄豆秆切成3cm长的碎段;杂木用机械切片。先将原料晒干,再装入袋中置清水中浸泡5天,也可用0.5%石灰水浸泡2天,然后用清水漂洗干净,捞出沥干即可使用。每平方米用料20kg,含水量65%左右。

竹荪属于高温型菇类,菌丝生长温度8~35℃,以25~28℃最适宜。下旬至清明前播种,北方省区在地温10℃以上时播种为宜。

竹蔸栽培:在竹蔸边挖15~25cm的栽植穴,穴底撒3~5cm厚的枯竹叶,上撒一层菌种;再铺一层枯叶,又撒一层菌种,盖枯叶,上覆土壤、踏实、浇水。

一年可栽培两次:春栽在5月初播种,8月可以采收;秋栽在9月播种,翌年夏季采收。

播种后,盖好薄膜,温度保持在25℃左右,每天通风一次,每次30分钟;一月内不喷水。

在霜降前后,土壤开始冻结前,用杂草、树叶等将畦床盖好,厚度以15cm左右为宜。覆土前浇灌封冻水,使畦床和畦旁沟内灌足水。翌年春季土壤开始解冻时,分两次揭开覆盖物,每次隔7天,然后进入正常出菇管理。

竹荪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才能生长,一般采用温室栽培的方法来种植竹荪,将温度控制在20℃-24℃左右,最低温度为15℃,高温不超过30℃。

竹荪的栽培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通过以上的介绍,相信大家对北方气候下竹荪的栽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栽培技术和管理方法,竹荪在北方也能茁壮成长,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无尽的惊喜。

竹荪栽培:北方气候适应性种植之道

竹荪,这种珍贵的食用菌,以其独特的口感和营养价值,在市场上备受青睐。在北方地区,如何适应气候特点,成功栽培竹荪,成为了一项重要的课题。

在北方地区,竹荪的高产栽培技术尤为重要。每平方米的竹荪栽培,仅需20至25公斤的原料,成本控制在7至10元。这种栽培方法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还提高了竹荪的产量。在北方,棉籽壳是常用的栽培材料,而南方则多采用杂木及枝丫、芦苇、竹子、甘蔗渣等。

北方竹荪栽培技术,探讨适宜北方气候的菌类种植方法

竹荪的栽培季节选择至关重要。北方地区,以地温10℃以上为宜,一般在农历最月下旬至清明前播种。竹荪的栽培方法多样,如竹蔸栽培、畦床栽培等。在栽培过程中,要注重温度、湿度和光照的控制,确保竹荪健康生长。

四、播种与覆土技巧

播种是竹荪栽培的关键环节。采用层播法铺料播种,每平方米用种8瓶,种块大小以蚕豆粒为宜。播种后,覆盖树叶残渣,再覆土,确保保温保湿。畦床四周覆土5cm,畦表覆土2cm,加盖薄膜,有利于竹荪的生长。

五、越冬管理策略

六、竹荪生长环境调控

竹荪栽培在北方地区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通过掌握竹荪高产栽培技术,合理调控生长环境,北方地区也能实现竹荪的优质高产。未来,因为技术的不断进步,竹荪栽培产业将迎来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2896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