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农资

蒙阴县:沼渣变宝

在山东省蒙阴县,一场农业变革正在悄然发生。这里,传统的农业废弃物——沼渣,竟然摇身一变,成为了宝贵的资源。而当地的芸豆,更是通过独特加工,变成了农民手中的“金条条”。这不仅仅是一个农业奇迹,更是蒙阴县探索循环农业新模式的一个缩影。

蒙阴县:沼渣变宝

绿色循环,构建“兔—沼—果”生态产业链

环节 具体内容 效益
蜜桃种植 利用林草资源,种植蜜桃 提供果实和林草资源
长毛兔养殖 利用蜜桃落叶加工饲料,喂养长毛兔 提供优质兔毛和有机肥料
沼气建设 兔粪进入沼气池发酵,生产沼气 提供清洁能源和有机肥料
桃树施肥 沼渣沼液用于桃树施肥 提高果实品质,实现生态循环

生态循环,打造无公害农产品基地

蒙阴县常路镇南松林村王本成的蔬菜大棚里,一排排翠绿的芸豆架,挂满了白生生的果实。王本成笑着说:“多亏了这沼液沼渣,我从种到收,不施化肥、不喷农药,这芸豆的市场价格相当好,客户都抢着要,这一季能收入4万多块。”

近年来,蒙阴县以蔬菜合作社为依托,在常路社区、岭南头村建立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积极推广沼气进大棚生产模式,走出了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的生态循环农业发展路子。这里的芸豆,以品质优、口感好、无公害,吸引了大量客商前来收购。

循环农业,实现绿色发展与经济效益双赢

蒙阴县的实践,为我国循环农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在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的同时,蒙阴县不断探索创新,让农业废弃物变废为宝,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

创新之路:蒙阴县生态循环农业的变革之路

蒙阴县,这个位于山东省的生态宝地,以其丰富的林草资源和特有的地理环境,正逐步走出一条独特的生态循环农业之路。在这里,废弃的果树落叶不再是堆积的垃圾,而是转化为长毛兔的饲料;长毛兔的排泄物经过发酵,又变成了滋养桃树的优质肥料,形成了一个闭环的生态农业体系。

蒙阴县:沼渣变宝

蒙阴县的实践表明,循环农业不仅能够改善生态环境,还能有效提高农业产值。以海南车用沼气项目为例,自2014年3月建成以来,已累计处理各类有机废弃物38271吨,供应生物天然气257万立方,生产出优质的沼渣,为农业循环经济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生态修复:从“守绿”到“添金”

蒙阴县通过实施“守绿换金”“添绿增金”“点绿成金”“绿色资本”等多种转化路径,将生态修复与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这种模式,不仅保护了绿水青山,也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

坚守生态底线:拒绝高污染项目

在面对一个投资30亿元的大项目时,蒙阴县坚守生态底线,婉拒了该项目。这个决定,虽然短期内可能减少了税收,但从长远来看,却保护了蒙阴县的生态环境,也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2896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