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笋禾夜蛾危害竹笋生长,需了解其发生规律与防治方法
竹笋,作为我国传统的美食佳肴,深受人们喜爱。只是,竹笋禾夜蛾这一害虫,却对竹笋的生长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为了保障竹笋产量和质量,我们必须深入了解竹笋禾夜蛾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方法。
一、竹笋禾夜蛾的发生规律
竹笋禾夜蛾,一年发生一代,以卵越冬。次年3月上旬,越冬卵开始孵化,初孵幼虫在禾本科杂草或莎草科杂草上转株取食嫩茎。4月中、下旬,竹笋大量出土时,3龄幼虫直接蛀入危害。5月中、下旬,老熟幼虫爬出竹笋落入松土中作土室化蛹。6月中、下旬,羽化为成虫,雌蛾于羽化后的当晚或次晚交尾产卵。
竹笋禾夜蛾的幼虫体长26-47毫米,紫褐色,头桔红色,背线白色。成长幼虫体长26-47毫米,紫褐色,头桔红色,背线白色。蛹体长20毫米,红褐色。成虫体长14-22毫米,呈灰褐色。
竹笋禾夜蛾以幼虫蛀入笋内取食笋肉危害,导致受害笋缢缩变黄,失去光泽,继而腐烂发臭。被害笋大多数为退笋死亡,少数虽能成林,也是断头折梢,虫孔累累,竹材脆硬不能利用。发生严重时,被害率高达90%。
1. 农业防治
加强竹林抚育管理,保持竹园清洁。每年8月至次年2月彻底清除竹林内及林地边缘杂草,集中烧毁,消灭越冬卵。
3月前集中清除萌发嫩草,堆集沤肥,消灭其上的幼龄幼虫。
每亩用12%施闲乳油70-90毫升,或用15%杜邦安打乳油10-18毫升,在出笋前选择以上任意一种药剂对水50千克喷射。
出笋后每隔1周1次,连续2次。
五、案例分析
李先生,上海市青浦区徐泾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上海201702。通过实施以上防治措施,其竹园竹笋禾夜蛾的发生率降低了80%,竹笋产量提高了20%。
防治方法 | 效果 |
---|---|
农业防治 | 降低发生率80% |
药剂防治 | 降低发生率20% |
在江南的竹林深处,竹笋是农民们期盼的丰收果实。只是,竹笋禾夜蛾的出现,成了这片绿色天堂的噩梦。这种害虫以其隐蔽的攻击方式,悄无声息地破坏着竹农的辛勤劳动。
竹笋禾夜蛾一年发生一代,以卵的形态在冬季藏匿于禾本科杂草的枯叶中。次年春天,这些卵孵化成幼虫,开始它们的破坏之旅。幼虫在竹笋内部蛀食,导致笋肉受损,笋体萎缩,最终腐烂。
防治策略:农业管理与药剂喷洒
面对这样的害虫,农民们采取了多种防治措施。 是加强农业管理,清除竹林周围的杂草,减少害虫的藏身之地。利用药剂进行防治。在出笋前,使用12%施闲乳油或15%杜邦安打乳油,对水喷洒,可以有效控制害虫的繁殖。
未来展望:科技助力,绿色防控
因为科技的进步,未来的竹笋禾夜蛾防治将更加注重绿色环保。生物防治、生态防治等新技术将逐步应用于实际生产中,为竹农提供更加高效、安全的解决方案。
守护竹笋,共筑绿色家园
竹笋禾夜蛾的防治不仅是农民们的事,更是我们共同的责任。通过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我们共同守护这片绿色的家园,让竹笋成为人们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