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农资

双季红薯栽培,需掌握季节性气候与土壤条件

红薯,作为我国传统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不仅历史悠久,而且种植范围广泛。双季红薯栽培作为一种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产量的种植模式,正受到越来越多农民的青睐。只是,要想实现双季红薯的高产,关键在于掌握季节性气候与土壤条件。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双季红薯栽培的关键要素。

双季红薯栽培,需掌握季节性气候与土壤条件

一、品种选择:早熟品种助你错季上市

双季红薯栽培,品种选择至关重要。建议选择脱毒早熟品种,如日本黄薯、豫薯10、苏薯8号等。这些早熟品种蔓长50~70厘米,适合密植,可在4月中下旬定植,7月中下旬收获。这样,你可以在错过传统红薯收获季时,错季上市,获取可观的经济效益。

二、土壤条件:排水良好,地势较高的沙性土壤

红薯是耐旱怕涝作物,因此,早熟栽培应选择排水良好、地势较高的沙性土壤。华北地区可在4月20日前后进行定植,其他地区则需根据当地气温条件适时定植。值得注意的是,红薯无明显成熟期,早熟栽培可根据市场行情及时收获。

三、施肥起垄:合理施肥,深耕起垄

红薯需要氮、磷、钾的比例为1:0.7:2,还需一定数量的锌、铁、锰、硼等微量元素。因此,每亩需施充分腐熟的优质土杂肥2~3立方米、碳铵20~30公斤、过磷酸钙100公斤、硫酸钾30~40公斤。同时,结合施肥深耕起垄,垄高30厘米左右,垄宽50~60厘米,小行宽50~60厘米,大行宽70~80厘米。采用地膜覆盖栽培,也可加小拱棚双覆盖栽培。

四、适时定植:壮苗弱苗分别种植,防止大苗欺小苗

在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5℃、5~10厘米深地温稳定在17℃时即可定植。要将壮苗、弱苗分别种植,防止大苗欺小苗。覆盖地膜前,可用辛拌磷或9%的敌百虫晶体拌炒麸皮或谷粒撒在土里。栽植深度5~6厘米,地表外留3~4片叶为好。对徒长苗可从根部截去一段,留20厘米左右栽植。因早熟栽培应采用高密度栽培才能早收高产,一般每亩4000~5000株。

五、科学管理:及时查苗补苗,适时防治病虫害

定植后3天及时查苗补苗,及时中耕除草培土。红薯进入生长中期要防止受涝。适时防治卷叶虫、甘薯天蛾等,进入雨季时,容易导致薯蔓生根旺长,此时可结合拔草,把生根的薯蔓提起来断根,然后再放回原处,严禁翻蔓。对于已发生严重徒长的地块要进行摘心和化控。对于地力一般、早衰地块,应结合浇水,每亩施入硫酸钾复合肥15公斤左右,同时喷施磷酸二氢钾及红薯膨大素2~3次。


正是因为双季红薯栽培,需掌握季节性气候与土壤条件。中所呈现的问题/现象,才促使我们需要重点关注双季红薯种植:气候土壤策略解析这一领域。

土壤与气候:红薯生长的黄金条件

双季红薯栽培,需掌握季节性气候与土壤条件

定植技巧:红薯种植的精细管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289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