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甘蔗种植农民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近年来,我国甘蔗种植农民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这信心来源于政策的扶持、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的需求。
政策扶持:甘蔗种植迎来“双高”建设
“双高”建设,即高糖分、高产量,是我国甘蔗产业发展的关键。这一建设不仅保证了蔗农的利益,稳定了甘蔗种植面积,还降低了“第一车间”的生产成本,提升了糖厂的综合竞争力,实现了蔗农和糖厂的双赢。
内容 | 具体数据 |
---|---|
制糖企业参与“双高”基地建设 | 14家 |
实施面积 | 17.1万亩 |
完成种植任务 | 415万亩 |
在扶绥县渠芦现代农业合作社的“双高”基地,连片的蔗田碧波起伏,地上铺设的滴灌管将按比例混合的水肥,精确、定量输送到每一根甘蔗根部。整个滴灌管网的节水灌溉和精细施肥,均由安装在泵房里的水肥一体化智能管理系统来操控实现。
据统计,我国甘蔗种植面积已达1000多万亩,年产量超过1.2亿吨,位居世界前列。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甘蔗种植国家,种植面积较高,但受蔗糖、造纸等产业发展以及政策的影响,近几年甘蔗需求难以增长,甘蔗种植面积缓慢减少。
案例分析:广西凯利公司“甜蜜之光”示范区
广西凯利公司投资建设的扶绥“甜蜜之光”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以土地承租的模式经营,引进国外先进的甘蔗联合种植机进行耕作,实现了甘蔗种、管、收的全程机械化,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看着甘蔗的长势,农民心里充满期待感和喜悦感!他们对甘蔗种植的未来充满信心。
“双高”基地示范效应显著
通过“双高”基地的示范带动,该市完成了415万亩的种植任务,稳住了甘蔗种植面积。7月16日,宁明县海渊镇农机服务站正式成立,这是崇左市首个乡镇农机服务站。此后,该县的28支农机服务队活跃田间地头,先后投入5500多台次农机服务甘蔗“双高”基地。
专业公司与合作社共同参与
除了引进专业种植公司参与建设核心示范区外,该市还组建专业合作社,以各种方式参与“双高”基地建设。在凯利公司董事长黄锡川的带领下,这片土地实现了“数字化种植”,不仅机械化程度高,还采用了先进的滴灌技术,确保了甘蔗的健康生长。
田林县:特色产业发展新路径
田林县高度重视甘蔗产业发展,将其纳入特色产业重点推进,把发展甘蔗种植作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来抓。全面落实新种、脱毒、机械化种植等措施,不断提高甘蔗产量和质量。
扶绥“甜蜜之光”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由广西凯利公司投资建设。该示范区不仅建设高产高效农田,还示范带动更多农民采用先进生产技术,提高农业收入。渠芦现代农业合作社就是在“甜蜜之光”的示范作用下建立起来的。
水肥一体化智能管理系统助力增产
甘蔗种植:经济效益与前景广阔
甘蔗是我国一种经济效益比较高的作物,含有丰富营养物质。因为我国甘蔗种植业的发展,甘蔗种植技术越来越精湛,甘蔗种植前景广阔。广西、云南和广东是我国甘蔗的主要种植地。
扶南东亚糖业:现代农业示范园投资45万元
广西扶南东亚糖业有限公司现代农业示范园投资45万元,引进国外先进的喷灌系统——圆形旋转式喷淋机,可辐射喷灌1000多亩。该示范园负责人黄应设表示,这套系统可节约成本、降低劳力、提高甘蔗产量,今年亩产提高3成没问题。
“互助联营”模式促进共同发展
该基地采取“互助联营”方式建设,根据农户意愿,按5到10户组成一个联营组,并由群众自行选出每个联营组的组长。在“双高”推进工作中,从土地的丈量、土地的犁耙、蔗苗的选种等都按联营的方式实施,统一规划、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收割、统一分红。
崇左市农机局局长彭坚介绍,目前请人砍收甘蔗要120元左右/天,而机器收割只需80元/亩,甘蔗生产机械化,能降低成本,增加农民收入。该市正积极构建以农机基层服务站、农机户、农机合作社、农机服务公司、农机服务队等为基点的农机服务网络,全力加快推进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进程。
今年以来,崇左全市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区总面积达到2.92万亩,拓展区面积计划达到4.37万亩,辐射区面积计划达到9.69万亩。示范区农户数2833户,辐射带动1.5442万户农户。全市七个示范区累计投资2.71亿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