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秋葵成为原平农民致富新路子,带动当地农业发展
在金秋九月,山西省原平市的崞阳镇平定街村,一片40亩的黄秋葵基地迎来了丰收。合作社的社员们忙碌着采摘,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这一切,都源于他们找到了一条新路的探索与实践——种植黄秋葵。
从试种到扩大规模
原平市永康农林专业合作社在2011年就成立了,当时就有着改变村民生活状况的愿景。而今年,合作社引进了黄秋葵这种高端食疗蔬菜,开始了试种。结果出人意料,试种的2亩黄秋葵当年亩产达到了3000斤,每斤市场价4元,亩纯收入高达10000元,相当于10亩大田玉米的收入。
年份 | 种植面积 | 亩产量 | 市场价 | 亩收入 |
---|---|---|---|---|
2011年 | 2亩 | 3000斤 | 4元 | 10000元 |
2022年 | 40亩 | 2600斤 | 6元 | 15600元 |
黄秋葵,农民致富的新门路
黄秋葵不仅是一种高端食疗蔬菜,其花、根、茎都有各自的药用价值。花可以促进人体肌肉中胶原蛋白的代谢,对治疗尿路感染、痈疮有效;根则对治疗尿路感染、痈疮也有显著疗效。这些特性使得黄秋葵成为了农民致富的新门路。
合作社+基地+农户,共谋发展
为了进一步推广黄秋葵种植,永康农林专业合作社采取了“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引导农民种植黄秋葵。合作社提供种苗、技术支持和最低3元/斤的保底价格收购,让农民能够安心种植,同时也推进了黄秋葵产业经营的组织化发展。
如今,黄秋葵已成为原平市农民增收致富的特色产业。2022年,原平市黄秋葵种植面积达到1万多亩,带动农户2200户,为农户带来9000万元的收入,仅14个收购点就增加了200多个就业岗位。
黄秋葵种植:从试验到丰收
郭女士透露,他们在试种成功后,立即扩大了种植面积,从2亩增加到40亩。他们注重精准细实的田间管理,确保黄秋葵在最佳时期成熟。从7月中旬开始采摘,整个采摘期可达80天,黄秋葵浑身是宝,不仅可凉拌、热炒,还能汤食,被誉为“绿色人参”。
助力农民增收:黄秋葵的产业价值
郭女士表示,明年将进一步扩大黄秋葵的种植面积,力争达到100亩以上。她希望通过合作社的带动,让更多的农民通过黄秋葵种植实现增收致富。同时,他们也计划加强黄秋葵产业链的拓展,通过开发黄秋葵的附加值产品,为农民提供更多的致富机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