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养殖

佛手瓜黑星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主要侵害叶片、茎蔓和果实

佛手瓜,作为我国南方地区喜爱的蔬菜之一,其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只是,一种名为黑星病的真菌性病害,却给佛手瓜的种植带来了不小的困扰。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佛手瓜黑星病的症状、传播途径以及防治方法。

佛手瓜黑星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主要侵害叶片、茎蔓和果实

一、佛手瓜黑星病的症状

佛手瓜黑星病主要侵害叶片、茎蔓和果实。叶片上会出现圆形或近圆形的病斑,病斑初期为黄色,逐渐变为褐色,严重时叶片会干枯脱落。茎蔓和果实上也会出现类似的病斑,影响佛手瓜的生长和品质。

传播途径 描述
空气传播 分生孢子通过风力传播,成为初侵染源。
土壤传播 菌丝体在土壤中或病残体上越冬,成为翌年的侵染源。
农事操作 通过农事操作,如整枝、打杈等,传播病菌。

1. 农业防治

  • 与非本科作物轮作,水旱轮作最好。
  • 清除田间及四周杂草,集中烧毁或沤肥。
  • 深翻地灭茬,促使病残体分解,减少病原和虫原。
  • 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腐熟的有机肥,不用带菌肥料。
  • 发病初期,用粉尘法或烟雾法喷撒10%多百粉尘剂。
  • 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加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荆800倍液。
  • 选用抗病品种,选用无病、包衣的种子。
  • 加强田间管理,培育壮苗,增强植株抗病力。
  • 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适当增施磷钾肥。
  • 高温干旱时应科学灌水,以提高田间湿度。
  • 避免在阴雨天气整枝打杈。

佛手瓜黑星病的防治需要综合运用农业防治、化学防治以及其他防治措施。只有采取科学的防治方法,才能有效控制佛手瓜黑星病的发生,保障佛手瓜的产量和品质。

在佛手瓜的种植过程中,黑星病是一种常见的真菌性病害。这种病害的传播途径主要是病菌通过空气中的分生孢子进行传播,特别是在南方地区,病菌会在病株上辗转传播,导致病害蔓延。而在北方引种地区,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病部或病残体内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当条件适宜时,分生孢子会从叶片、果实、茎蔓的表皮或气孔侵入,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

佛手瓜黑星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主要侵害叶片、茎蔓和果实
  1. 轮作制度与非本科作物轮作,水旱轮作效果更佳。

  2. 测土配方施肥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适当增施磷钾肥,加强田间管理,培育壮苗,增强植株抗病力。

  3. 农业防治在发病初期,用粉尘法或烟雾法喷撒10%多百粉尘剂,或施用45%百菌清烟剂。

  4. 生态防治保护地栽培时,采用生态防治,注意温湿度管理,放风排湿,控制灌水,降低棚内湿度。

  5. 种子处理选用抗病品种,使用无病、包衣的种子,如未包衣则种子须用拌种剂或浸种剂灭菌。

  6. 土壤处理在播种前,清除田间及四周杂草,集中烧毁或沤肥;深翻地灭茬,促使病残体分解,减少病原和虫原。

  7. 加强栽培管理控制浇水,避免连续灌水和大水漫灌;避免在阴雨天气整枝打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2889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