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花须如何安全过冬,避免冻伤和病虫害
作者:花艺墨客•更新时间:7小时前•阅读3
一、金银花的基本特性与种植要点
金银花,又称忍冬,是一种半常绿攀缘灌木。其花初开时为白色,后转为黄色,具有清热解毒、抗病毒等药用价值。在种植过程中,了解其生长习性是确保安全越冬的基础。
特性 | 描述 |
---|---|
生长习性 | 喜阳光,耐阴,对土壤要求不严 |
耐寒能力 | 金银花耐寒能力较强,南方地区可露天过冬 |
病虫害防治 | 易受蚜虫、白粉病等病虫害侵扰 |
在冬季,金银花生长缓慢,进入休眠期。为保障其安全过冬,需做好以下准备与防护措施:
- 减少肥水:冬季减少施肥浇水,避免植株生长过旺,降低抗寒能力。
- 加强光照:保持充足的光照,有助于植株积累养分,提高抗寒能力。
- 适当修剪:剪除病弱枝、过密枝,保持植株通风透光。
以下详细介绍金银花越冬的具体方法,包括露天越冬和室内越冬两种方式:
1. 露天越冬
适用于南方地区。在冬季,保持植株通风透光,适当覆盖一层稻草或树叶,以防冻伤。
金银花在生长过程中易受蚜虫、白粉病等病虫害侵扰。以下介绍几种常见的病虫害防治方法:
- 蚜虫防治:可用肥皂水或洗衣粉溶液喷洒植株,杀灭蚜虫。
- 白粉病防治: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洒植株,预防白粉病。
金银花的采摘期较长,一般在6月中旬至上冻前。采摘时,选择花蕾上部已膨大发白、即将开放的金银花,轻轻取下。采摘后的金银花要及时晾晒或阴干,避免发霉变质。
金银花作为一种重要的药用植物,在冬季安全过冬至关重要。通过了解其生长习性、做好越冬准备、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可以有效避免冻伤和病虫害,确保金银花的正常生长与产量。
一、冬季保暖:守护老枝条的生命线
在北方,冬季的寒冷对金银花的生长构成了严峻挑战。特别是老枝条,一旦遭受冻害,次年生长受限,产量锐减。因此,保护老枝条越冬至关重要。在地封冻前,将老枝条平铺于地面,覆盖一层约7厘米厚的稻草,再覆上一层泥土,确保其安全度过寒冷的冬季。二、修剪与摘心:促进侧枝繁茂
在新梢长至30厘米时进行摘心,以刺激侧枝的生长。当侧枝长至50厘米时, 摘心,促进三次枝的生成。六月下旬后,除了对徒长枝进行修剪和疏除病弱枝外,不再进行修剪,以保证花产量。每年都要对蔓枝进行回缩,防止下部光秃,同时控制徒长枝,剪除过密、过老和病弱枝。三、搭建支架:稳固金银花生长
当植株高至30厘米时,在根部10厘米处立杆进行缚绑,因为枝蔓的蔓延,向上引蔓固定。这样可以防止枝条垂落缠绕,影响生长。当年植株可长至3-4米,因此支架要高,固定要牢固。在杆上横拉铁丝或细木竿,均匀固定植蔓,有利于通风和采光。四、温度与湿度管理:适宜的环境是关键
盆栽金银花适宜的生长温度在20-30℃左右,但具有较强的耐寒性。在南方,一般室外环境即可安全度过冬季。只有在温度降至零下30℃时,才可能导致少量冻伤,这种情况主要发生在老桩上。掌握盆栽金银花的过冬技巧,如将老枝俯卧放置于地面,覆盖稻草和泥土,能有效保障其安全过冬。 金银花的采收期较长,花序多且长,最长可达15厘米。但在采摘时,不能全序采摘,而应在晴天九时前,选择花蕾上部已膨大发白即要开放的轻轻取下。放置于席上或箩筐内,每层铺1厘米左右的厚度,八九层为宜。干之前不要翻动,更不能以手触摸,以免发黑。若遇雨,需移入室内,但不要堆放,晴天或次日再晒。六、施肥与水分管理:营养充足,生长旺盛
金银花生长迅速,枝叶量大,其花从6月中旬开至上冻,消耗营养较多。因此,在秋季和早春在根际施入堆肥、厩肥,萌芽后和采花时勤施稀薄液肥,以保证植株营养充足。七、繁殖方法:延续生命的传承
春季选择1-2年生健壮枝条,剪成两节一段,下部斜剪,上部平剪,剪口要平滑。在整理好的床土上用木棍扎眼后插入,浇透水扣棚。夏季,也可用已半木质化的一年生健壮枝条进行扦插,但需适度遮阴。 金银花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能自然越冬,但在吉林等寒冷地区种植时,需特别注意保护老枝条。金银花不仅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还能熏制花香茶,其叶与花泡茶能去暑明目。南方地区常将其作为药用植物大面积栽植,或用于庭院中的垂直绿化和香化环境。以前在北方,金银花只能盆栽或制作盆景,需要在室内或窖中越冬。但经过实践证明,在寒地也能露地栽培,管理得当即可。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