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遮阳栽培竹荪,一种利用大豆遮阳提高竹荪产量和质量的技术
作者:绿韵农情•更新时间:6月前•阅读28
一、
在农业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创新是关键。大豆遮阳栽培竹荪,这一新兴技术,不仅提高了竹荪的产量和质量,还降低了种植成本,为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大豆遮阳栽培竹荪,一种利用大豆遮阳提高竹荪产量和质量的技术
二、大豆遮阳栽培竹荪的优势
2. 提高质量:遮阳环境有利于竹荪的生长,提高了产品的品质。
1. 菌株选择
选择优质的竹荪D优42号菌株,确保产量和品质。
选择排水、浇灌方便的半阴半阳地点,土壤肥沃疏松,不易板结,团粒结构好的微酸性壤土。
畦床上宽30厘米,底宽70厘米,高45-50厘米,沟宽25-30厘米,长视田块而定。
播种期在惊蛰后,套种可在竹荪畦面直接穴播种植,规格春大豆单行穴播株距为25-30厘米,黄豆穴播株距为20-25厘米。
5. 水分管理
根据自然条件,适当喷水保湿,遇干旱年份可灌跑马水浸泡3小时,及时排涝。
菌种播种后经35-40天长满培养料,再经15天菌索生理成熟,并爬上覆土,再经15-20天菌球形成,菌球出现直至子实体形成,直至采收大约还需30天。
7. 采收与加工
当竹荪菌蛋刚开伞时应及时采摘,采收时用小刀从菌托底部切断菌索,将子实体采下。
四、案例分析
2004年,在泰宁县示范1000亩大豆遮阳栽培竹荪,亩产量达100-150公斤,产值达1560万元,经济效益显著。
| 技术要点 | 内容 | 
|---|---|
| 菌株选择 | 竹荪D优42号 | 
| 田块选择 | 排水、浇灌方便的半阴半阳地点,土壤肥沃疏松 | 
| 整畦 | 畦床上宽30厘米,底宽70厘米,高45-50厘米,沟宽25-30厘米 | 
| 播种 | 播种期在惊蛰后,套种可在竹荪畦面直接穴播种植 | 
| 水分管理 | 根据自然条件,适当喷水保湿,遇干旱年份可灌跑马水浸泡3小时 | 
| 菌丝生长 | 菌种播种后经35-40天长满培养料,再经15天菌索生理成熟 | 
| 采收与加工 | 当竹荪菌蛋刚开伞时应及时采摘,采收时用小刀从菌托底部切断菌索 | 
技术革新:从竹屑到谷壳,再到大豆遮阳
大豆遮阳栽培竹荪,一种利用大豆遮阳提高竹荪产量和质量的技术
种植细节:从菌种选择到管理技巧
在种植过程中,菌种的选择至关重要。竹荪D优42号是李先生首选的菌株。播种前,需从畦面开沟,宽10厘米,深15厘米,沟底铺谷壳厚5厘米,再播一层菌种,上再盖谷壳厚10厘米,覆土3至5厘米。播种后,畦面盖稻草厚2厘米左右,以保温、保湿和防草。
菌丝生长与采收:科学管理,提高品质
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未来展望:可持续发展,推广更多绿色农业技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