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水产

垦稻50:新型水稻品种

在广袤的田野上,一场农业革命悄然兴起。垦稻50,这一新型水稻品种,以其卓越的抗病性和高产特性,成为了农民们的新宠。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揭开垦稻50的神秘面纱,探寻其背后的故事。

垦稻50:新型水稻品种

垦稻50的诞生与特性

垦稻50,由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精心培育而成。这一品种在适应区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约139天,需≥10℃活动积温2575℃左右。主茎12片叶,椭圆粒型,株高102.0厘米左右,穗长15.7厘米左右,每穗粒数120粒左右,千粒重25.6克左右。

在连续三年的抗病性接种鉴定中,垦稻50表现出了极高的抗叶瘟能力,叶瘟等级为0到1级,而穗颈瘟等级为0级。这一特性使得垦稻50在病虫害防治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为农民节省了大量成本。

品质分析结果显示,垦稻50的出糙率范围在82.4%到85.1%之间,整精米率在70.9%到72.8%之间,垩白粒米率在0%到6.0%之间,垩白度在0%到1.5%之间,直链淀粉含量在14.43%到15.15%之间,胶稠度在7.5毫米到86.0毫米之间,食味品质评分为80分到82分,达到了国家《优质稻谷》标准二级。

在产量方面,垦稻50的表现同样出色。2015~2016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9611.8公斤,较对照品种龙稻5增产8.8%;2017~2018年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9254.8公斤,较对照品种龙稻5增产6.4%。

垦稻50的播种期为4月10日至4月15日,插秧期为5月15日至5月25日,秧龄为30至35天。插秧规格为30厘米×10厘米,每穴5至6株。收获期约为10月10日左右。

在种植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 选择适宜的种植区域,确保垦稻50的生长需求得到满足。
  • 合理施肥,保证土壤肥力,为垦稻50提供充足的营养。
  • 加强病虫害防治,确保垦稻50的健康生长。
  • 适时收获,确保垦稻50的产量和品质。

垦稻50的问世,为我国水稻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其抗病性强、产量高、品质优良的特点,使得垦稻50在市场上具有极高的竞争力。因为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垦稻50有望成为我国水稻产业的新标杆。

品种 生育期 抗病性 产量 品质
垦稻50 139天
九稻325 140天
吉大7 135天

抗病能力:抵御病虫害的坚强盾牌

垦稻50:新型水稻品种

高产潜力:丰收的保障

本地化应用:助力农民增收

在黑龙江省的某个村庄,张大爷是垦稻50的忠实拥趸。他告诉我们,自从开始种植垦稻50后,他的水稻产量逐年提升,不仅解决了自家的口粮问题,还能将多余的稻谷出售,增加了家庭收入。张大爷的话,道出了垦稻50在农民心中的地位。

未来展望:农业发展的新引擎

从播种到收获,垦稻50的每一个生长阶段都严格遵循科学管理。这不仅保证了稻谷的品质,也为消费者提供了从田间到餐桌的优质保障。在追求高产的同时,垦稻50更注重绿色、健康、可持续的发展理念。

垦稻50的成功,不仅仅是单个品种的突破,更是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缩影。它让我们看到了科技创新在农业发展中的巨大潜力,也让我们对未来的农业充满信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2886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