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非鱼亲本培育及繁殖技术,关注亲本选育、繁殖管理及后代培育
在农业领域,罗非鱼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鱼类,其亲本培育及繁殖技术一直备受关注。本文将围绕罗非鱼亲本选育、繁殖管理及后代培育,为您详细解析这一过程。
一、繁殖池条件
条件 | 具体要求 |
---|---|
位置 | 靠近水源,注排水方便、环境安静、交通便利 |
面积与水位 | 2-6亩,水位1.4-1.5米,繁殖时0.8-1.2米 |
池形与底质 | 东西长、南北宽的长方形池,底质壤土或砂壤土 |
亲鱼入池前,需对繁殖池进行清整消毒。清整时,抽干池水,捕去杂鱼,清除塘底杂草。消毒时,使用生石灰、茶粕或漂白粉,用量分别为150-200千克/亩、40-50千克/亩、15-20千克/亩。消毒后,使用密眼网检查池内,确保无杂鱼、杂物后,回水施放基肥。
三、亲鱼放养
选择纯种、生长快、较大的个体作为亲鱼。放养时,水温宜稳定在20℃以上,选择晴天进行。入池前,对鱼体进行消毒,用3‰-3.5‰的盐水浸泡5-10分钟后放入繁殖池。放养密度应根据池水溶氧能力、池塘条件、生产数量确定,雌雄配比以2.5:1-4:1为佳。
四、培育与管理
亲鱼入池后,需加强培育。按施肥与投料相结合的成鱼饲养方法,投料和施肥视天气和亲鱼摄食情况而定。日投喂量为池塘亲鱼重量的3%-4%。坚持早、中、晚巡塘,及时捞掉池中蛙卵和杀灭敌害,特别要加强对水质的管理。
水温上升至22℃时,培育成熟的亲鱼开始发情产卵。受精卵的孵化和鱼苗的哺育在雌鱼的口腔内进行。水温25℃时,约5-6天孵化出膜;28-30℃时,约4-5天孵化出膜。捞苗一般在早晨或傍晚进行,每天应捞4-5次,做到每天尽量将幼苗捞干净。
六、注意事项
1.水温:亲鱼移池前,需对越冬池进行降温,待水温与外界持平并在出池前3天停料和加冲新水。移池时,操作要小心,减少鱼体受伤。
2.水质:水质不能过肥也不能过瘦,过肥亲鱼易缺氧浮头,过瘦不利于培育亲本和幼苗的开口饵料。
3.饵料:饵料要达到强化培育质量,清楚饲料中所含的各种成分,确保亲鱼吸收到足够的蛋白能量。
4.雌雄分离:夏季高温期间,可将亲鱼雌雄分开,进行隔离分塘培育,待水温降到30℃以下,再进行配对产苗。
在罗非鱼亲本培育中,选址至关重要。理想的繁殖池应靠近水源,便于注排水,且环境安静、交通便利。考虑到亲鱼越冬的需要,最佳位置是靠近亲鱼冬季越冬的池塘,以减少过塘时的损伤。池体面积通常在2-6亩之间,面积过大不利于鱼苗收集,过小则水质难以控制。亲鱼入池初期,水位应控制在1.4-1.5米,繁殖时水位降至0.8-1.2米,夏季高温期间可适当加深至1.2-1.4米。
二、池体清整与消毒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