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识茶

毒豆芽添加了亚硝酸盐等有毒物质,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媒体近年来报道指出,部分小作坊式的豆芽违规生产,所涉及的有害物质众多,给消费者带来潜在的健康危害。作为大众化的食品,之所以没有在临床上直接导致中毒病例的发生,主要是在豆芽生产过程中,伴因为豆芽培育时间的增长,不断淋洗豆芽,使得有害物质残留量相应减少,没有达到急性中毒的有效剂量。但是长期食用违规生产的豆芽,潜在的慢性健康损害不容忽视。

毒豆芽添加了亚硝酸盐等有毒物质,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人食后,会在体内产生亚硝酸盐,长期食用可致癌。

基于对食品安全的关注,2011年以后的国家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均未将4-氯苯氧乙酸钠和6-苄基腺嘌呤纳入使用名录,因此无论二者生物学效应结果如何,二者均不得再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

添加剂名称 作用 危害
尿素 促进豆芽生长 严重超标可致癌
恩诺沙星 兽用药 对人类健康有害
6-苄基腺嘌呤 激素 可能导致儿童发育早熟、女性生理改变等

如何从根本上消除“毒豆芽”的危害?我国GB22556-2008豆芽卫生标准中建议,提倡和推广工厂化、规模化生产方式,有利于规范企业的豆芽生产行为,为消费者提供健康的豆芽产品。我国研究人员指出,截至到2006年底,包括北京市在内的许多城市,其豆芽生产加工已经初步实现规模产业化。研究者2005年-2006年在我国多个城市的农贸市场开展调研,比较工厂化生产和小作坊式生产豆芽有害物质残留情况,指出相对于小作坊式经营,生产豆芽的工厂易于有关部门的预防性卫生监督;易于执行良好生产规范和卫生标准操作程序。工厂化生产加工豆芽,能够解决小作坊孵化豆芽的不规范行为和产品存在的食品安全隐患、环境污染隐患,在国内推广豆芽生产产业化,应是当前满足社会需求的方向。

尤其在冬季,豆芽是中国许多地区老百姓餐桌上的常见蔬菜,煎炒烹炸加凉拌的各式菜品都能见到其身影;一锅香辣的水煮鱼,豆芽铺底,是许多人的最爱。豆芽是营养丰富的大众食材,其蛋白质含量比原豆多18%,维生素C含量比原豆多40%,维生素B2以及游离氨基酸等物质的含量也比原豆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二、如何鉴别健康豆芽和毒豆芽.而该黑加工点使用了至少4种添加剂,其中尿素严重超标,恩诺沙星是一种兽用药,6-苄基腺嘌呤是一种激素.

媒体报道,2013年5月26日,河南省灵宝市检察院以涉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吴某,因其从2010年11月份开始在家中生产豆芽,为了生产的豆芽卖相好、产量高,在生产豆芽时多次添加4-氯苯氧乙酸钠。

除了以上介绍的添加剂之外,还有一些无良企业会添加至少四种以上的添加剂,其中尿素更是严重,这些添加剂都能够令豆芽生长的更粗更长,并且生长的周期也是大大的缩短、发芽率也获得极大的提高,但是人体....毒豆芽指的就是在豆芽生产的过程之中非法的添加了一些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例如激素、农药、抗生素、工业原料以及化学物质等等.

私信TA豆芽中可能含有亚硝酸盐,但通常是由于非法添加或不当生产方法造成的。辨别方法:毒豆芽无根须,正常豆芽有根须。在豆芽生产过程中非法添加对人体有害的添加剂或工业原料,从而改变豆芽生产周期和外观,然后流入市场销售的豆芽。

只是,喷洒了尿素、硝铵等化学物质的豆芽所含硝酸盐会进入人体,经细胞分解后将会转成致癌的亚硝酸盐。所谓的 毒豆芽 就是培育时添加 无根水 生产出无根、白嫩的豆芽。

媒体2013年7月15日报道,河南省三门峡市湖滨区的不法分子,在近两年时间里,生产销售毒豆芽56万公斤,销往学校、机关、工厂的食堂及各大饭店,上了老百姓的餐桌。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的鉴定结果表明,其生产的豆芽中含有亚硫酸盐、6-苄基腺嘌呤等禁止在食品加工中使用的添加剂。

国家在食品法当中明确要求在豆芽生产过程中严禁添加任何添加剂,但是毒豆芽却至少添加4种有毒物质,其中,尿素超标27倍。但是人食入后,会在体内产生亚硝酸盐,长期食用可致癌。农药而有的商贩甚至在豆芽生长过程中添加农药,农药作为有毒物质是防治病虫害的,对人体也同样有毒,有的农药也同样存在致癌、致畸、致突变的危害.

毒豆芽身体危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致癌风险:毒豆芽中可能含有亚硝酸盐,长期食用可致癌。 激素干扰:毒豆芽中可能含有激素类物质,如6-苄基腺嘌呤,长期食用可能导致儿童发育早熟、女性生理改变、老年人骨质疏松等。 营养不良:毒豆芽中可能缺乏必要的营养物质,长期...

6-苄基腺嘌呤是第一个人工合成的细胞分裂素,属广谱性植物生长调节剂。上世纪80年代我国科技工作者对6-苄基腺嘌呤的安全性开展过毒理学评价研究,以37.5-300mg/kg给小鼠灌胃染毒,小鼠骨髓多染红细胞微核,精原细胞染色体试验结果均未显示病理效应。GB2760-1996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曾经允许将6-苄基腺嘌呤用于豆芽孵育过程,但是残留剂量须≤0.2mg/kg。

何为“毒豆芽”?2004年4月18日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曾经报道,部分小作坊式豆芽生产加工企业为了牟取经济利益,通过改变豆芽的孵化方法及缩短生产周期来增加豆芽产量,可能采取三种违规生产方式:1、为缩短孵化周期而滥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如4-氯苯氧乙酸钠、6-苄基腺嘌呤、乙烯利等。2、为防止烂豆或烂芽违规使用农药或兽药,如多菌灵、百菌清、福美双、诺氟沙星、青霉素等。3、为改变变色发黄的豆芽外观而使用漂白剂、连二亚硫酸钠等。

但是近年来媒体关于“毒豆芽”的报道,使人们对食用豆芽增加了疑虑。什么是“毒豆芽”?误食会对身体产生什么危害?……等等,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由毒豆芽添加了亚硝酸盐等有毒物质,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引出的思考,延展至毒豆芽事件警示食品安全监管刻不容缓。

食品安全警钟:毒豆芽事件引发的反思

毒豆芽添加了亚硝酸盐等有毒物质,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豆芽生产的规范化之路

豆芽的营养价值与危害并存

豆芽是一种营养丰富的大众食材,其蛋白质、维生素C、维生素B2等含量均高于原豆。只是,毒豆芽的长期食用可能导致致癌、激素干扰、营养不良等问题。因此,消费者在选购豆芽时需谨慎。

如何鉴别健康豆芽与毒豆芽

消费者在购买豆芽时,可通过以下方法鉴别:1. 观察豆芽根须是否完整;2. 闻豆芽是否有刺鼻气味;3. 观察豆芽外观是否粗壮。正常豆芽根须完整,无刺鼻气味,外观细长。

毒豆芽事件的发生,一方面与部分商家追求利润、忽视食品安全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尚不完善有关。因此,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提高商家自律意识,是解决毒豆芽问题的关键。

未来展望:构建安全食品体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2881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