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大棚西葫芦种植,需注意温度、湿度、病虫害等管理
一、早春大棚西葫芦播种时间
地区 | 播种时间 | 定植时间 | 收获时间 |
---|---|---|---|
华北地区 | 2月上中旬 | 3月上中旬 | 4月中旬至6月上旬 |
早春大棚西葫芦种植,应选择耐寒、早熟、蔓短、植株紧凑的矮生品种。
- 津玉1号
- 津玉2号
- 冬玉
- 绿宝石
西葫芦育苗可采用浸种催芽法。具体步骤如下:
- 用50~60℃的温水浸泡种子4~6小时。
- 将种子捞出,搓洗种皮外的粘液。
- 控干水分,用湿布包裹种子进行催芽。
- 在25~30℃的温度条件下,3~5天即可出芽。
四、温度管理
- 白天温度保持在28~30℃。
- 夜间温度保持在15~20℃。
- 防止出现0℃以下的低温,必要时加盖草帘或加热设备。
大棚内湿度应控制在60%~70%之间。以下为湿度管理建议:
- 注意通风透光,降低空气湿度。
- 避免湿度过高,导致病害发生。
六、病虫害防治
- 加强栽培管理,注意田间通风透光。
- 降低空气湿度,减少病害发生。
- 定期喷洒农药,防治病虫害。
七、吊蔓落蔓
- 在每行上拉一道铁丝。
- 用绳子将每株瓜秧与铁丝连接起来。
- 因为西葫芦枝蔓的生长,绳与枝蔓将互相缠绕在一起。
八、适时摘叶
西葫芦生长中后期,植株下部叶片较多,应及时摘除,以提高植株通透性,减少病虫害发生。
摘叶时,应注意避免伤口感染,影响植株生长。
九、除萌更新
嫁接苗容易出现萌蘖,应及时去除萌蘖,避免影响西葫芦正常发育。
在大棚栽培过程中,西葫芦植株生长周期较长,后期主蔓老化或生长不良时,可选择保留2个左右的侧蔓,剪除主蔓,进行植株更新。
在早春大棚西葫芦种植中,播种时间的选择至关重要。一般北方地区在2月上中旬开始育苗,3月上中旬进行定植,4月中旬即可开始收获,6月上旬则需拉秧。这一时间段内,大棚内的温度管理尤为重要。定植后应立即密封大棚进行保温,白天温度保持在28-30℃,夜间温度控制在15-20℃,以防止低温对西葫芦生长造成不利影响。
选择合适的品种是保证西葫芦产量和质量的关键。在大棚早春种植中,建议选择熟性早、耐寒力强、蔓短、植株紧凑的矮生品种,如津玉1号、津玉2号、冬玉和绿宝石等。育苗阶段,应确保种子粒选,使用50-60℃的温水进行浸种,搅拌至水温降至30℃时浸泡4-6小时,清洗种皮粘液,控制水分,然后用湿布包好进行催芽。在25-30℃的温度条件下,3-5天即可出芽。
吊蔓是保证西葫芦均匀受光和便于管理的重要措施。在吊蔓过程中,先在每行上拉一道铁线,用绳子将每株瓜秧与铁线连接,绳子上端系在铁线上,下端连接茎基部。因为西葫芦枝蔓的生长,绳与枝蔓将互相缠绕。吊蔓后,要定期检查,确保植株直立生长,避免病虫害的发生。
为了保证西葫芦的生长平衡,需要进行合理的疏花和疏果。在雌花显露时,疏除部分雌花,保留足够授粉的雄花,抹除多余的。同时,根据植株长势,适时进行疏果,避免养分消耗过多。雌花疏除应在其刚刚显露时进行,长势较弱时,可先将根瓜疏除,保留根瓜,长势较强时,则可保留根瓜,注意及时采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