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树修剪技术:盛果期杏树如何科学修剪
杏树,那片春日里的粉红海洋,承载着无数农人的希望。只是,要让这希望之树结出硕果,修剪技术是关键。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揭开盛果期杏树修剪的神秘面纱,探索如何科学管理,实现产量与品质的双重提升。
一、杏树修剪的重要性
杏树种植缺乏管理和技术指导,往往会导致产量低,品质差。而合理的修剪,正是调节和维持树体健壮长势,平衡生长和结果关系,延长盛果年限,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修剪方法 | 具体操作 | 目的 |
---|---|---|
疏除交叉枝、重叠枝、过密枝 | 及时疏除 | 保持树冠内部良好通风透光条件 |
疏除瘦弱短果枝 | 及时疏除或回缩更新 | 保持树势稳定,提高果实品质 |
回缩结果枝组 | 适当回缩 | 促进基部枝条转旺,形成新的结果枝组 |
1. 幼树期:剪去顶端优势,使侧枝分布均匀,剪除多余的枝条。
2. 盛果期:根据枝条长势、树冠各部位空间情况,适当疏密、截弱,保持稳定的结果部位和生长势。
3. 衰老期:对主侧枝及大枝组进行全树大更新,一次完成,当年可萌发大量新枝。
- 避免短截过重,以免激发旺枝,抑制下部芽的萌发。
- 根据强枝少剪,弱枝多剪的原则,灵活掌握修剪量。
- 注意修剪后的肥水管理,为树体提供充足的营养。
五、案例分析
某果园在2018年采用科学修剪技术,对盛果期杏树进行管理。经过一年的努力,该果园杏树产量提高了20%,果实品质得到了显著提升。具体案例数据如下:
年份 | 产量 | 果实品质 |
---|---|---|
2017年 | 1500 | 一般 |
2018年 | 1800 | 优良 |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科学修剪技术对于提高杏树产量和品质具有显著效果。
盛果期杏树的修剪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需要我们深入了解杏树的生长习性,掌握科学的修剪方法。只有这样,才能让杏树结出更多优质果实,为我国杏树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杏树修剪:疏除多余枝条,保持通风透光
对于树冠中、上部的交叉枝、重叠枝、过密枝,应及时疏除,以保持树冠内部的良好通风透光条件。这不仅有利于果实的着色和品质提升,还能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营养枝上的芽,其萌发能力的强弱,因枝条的着生角度不同,而有较大差异。着生角度大的,发枝力强,能形成较多的果枝。因此,为培养较大的结果枝组,应先选择和培育角度较大的营养枝,进行轻度短截或缓放。
主枝或侧枝背上的结果枝组,有效结果寿命较长。但如任其自然生长,易形成树上树,扰乱树形。通过修剪,改变其延伸方向,即由直立改为斜生,则既可减缓长势,不与骨干枝形成竞争,又能长期用于结果。
经过3~5年的整形修剪之后,树体结构基本形成,树冠初具规模。在盛果期的前期,结果数量大增,枝条生长量明显减小,长势逐渐缓和。到盛果期的中、后期,结果部位开始外移,基部枝条开始光秃。
对各级骨干延长枝的修剪,其修剪量以控制在枝长的1/2~1/3为宜。延长枝和发育枝的修剪,可根据强枝少剪,弱枝多剪的原则,灵活掌握。一般以剪去当年新梢的1/3~1/4左右为宜。
杏树的成枝力较弱,所以,除非过密的枝条,一般不要疏除,最好采用回缩修剪的办法,促进枝条的生长和形成花芽,增加结果面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修剪后的杏树,需要加强肥水管理,确保树体健康生长。同时,还需注意病虫害的防治,保证果实品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