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技术

白芍栽培采收技巧:掌握适宜时间

一、选地与整地

白芍忌连作,宜选择排水良好、通风向阳、土层深厚、肥沃的土壤。栽种前需精耕细作,深耕30~40cm,耕翻1~2次。每亩施厩肥或堆肥2500~4000kg作基肥,耙平作成宽1.3~2.3m的高畦或平地栽培,畦间排水沟20~30cm。

白芍栽培采收技巧:掌握适宜时间

二、繁殖技术

繁殖方法主要有分根繁殖和种子繁殖。分根繁殖是常用方法,生产周期短。种子繁殖生长周期长,应用较少。

繁殖方法 操作步骤 适宜时间
分根繁殖 收获时将芍药芽头从根部割下,选健壮芽头切成小块,每块芽2~4个,芍药芽下留2cm左右的头,以利生长,随切随栽或暂时沙藏、窖藏后再栽。 8月~10月种植
种子繁殖 8月上中旬种子成熟,随采随播,或用湿砂混拌贮藏至9月中、下旬播种。苗株生长2年~3年后进行定植。 7月底至8月初播种

三、田间管理

早春松土保墒,出苗后每年中耕除草4次,结合锄草在根部培土。10月下旬,地冻前在离地面7~10cm处剪去枝叶,根际培土约15cm,以利越冬。第二年起每年追施肥3次,分别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4月下旬和10月~11月间。

四、病虫害防治

白芍常见的病虫害有叶斑病、锈病、根腐病等。防治方法如下:

病虫害 防治方法
叶斑病 及时清除病叶;发病前用1∶1∶100倍波尔多液或50%退菌特800倍液,每7天~10天喷1次,连续多次。
锈病 发病前用1∶1∶100倍波尔多液或50%退菌特800倍液,每7天~10天喷1次,连续多次。
根腐病 选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土地栽培;一方面合理调配水源,确保中药材需水关键期水分供给;另一方面采用节水措施,如采用垄作覆膜节水栽培技术,采用微喷、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

五、采收时间与方法

白芍的采收一般在秋季进行,当植株地上部分枯萎时即可采挖。采收时选晴天,挖取全根,抖去泥土,留种芽作栽培种,切下芍根加工成药。采收时间通常在6-9月。

掌握白芍的栽培与采收技巧,对确保药材品质、提高产量至关重要。本文从选地、整地、繁殖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收时间等方面为您详细解析,希望对您的种植有所帮助。

白芍种植:时令把握,品质至上

在中医药领域,白芍以其独特的药用价值备受关注。为了确保白芍的品质和产量,精准的种植时令至关重要。以下将详细介绍白芍的种植技巧,帮助种植者实现高品质的白芍种植。

白芍栽培采收技巧:掌握适宜时间

白芍在生长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病虫害问题,以下为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 1. 叶斑病:及时清除病叶,发病前用波尔多液或退菌特液喷洒。 2. 锈病:发病初期用波尔多液或退菌特液喷洒。 3. 根腐病:选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土地栽培,发病初期用多菌灵灌根。 4. 虫害:用敌百虫液浇灌根部杀虫。

白芍的种植需要掌握精准的时令、科学的繁殖技术、精细的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以及合理的采收与加工。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白芍的品质和产量,满足市场需求。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2854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