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万亩蒜苔集中上市,面临销售压力
因为种植面积的逐年扩大,每到收获季节,蒜薹、大蒜等农产品便迎来集中上市的高峰。只是,这一喜人的景象背后,却是销售压力的加剧。以花官大蒜为例,今年近万亩蒜薹吸引了众多客商,但同时也面临着销售难题。
蒜薹销售难题
据记者调查,目前市场上的蒜薹多来自南方和本地次品,九成蒜薹进入“冷库”待涨价。大蒜之乡花官大蒜,虽然享有盛名,吸引大批销售商采购,但种植面积的增加也带来了销售压力。
应对策略
为了应对蒜薹销售压力,当地政府及农业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措施 | 目的 |
---|---|
加大中后期管理 | 提高蒜薹品质 |
设立客商接待处 | 方便客商咨询 |
利用互联网、手机短信等推介 | 拓宽销售渠道 |
此外,平度仁兆镇作为青岛市的大蒜主产区,今年新蒜的收购价格也较去年高开,刚开市鲜蒜头每公斤3-4元,较去年同期翻倍。这得益于当地蒜薹是地标产品,品质好,耐储存,客商青睐。
只是,蒜薹的销售渠道过于单一,只能一个层级一个层级的走渠道,一旦有任何一个层级出问题,蒜薹就卖不出去了。目前,蒜薹的销售渠道不是在农民手里,而是抓在了一些收购商手里,农民和城里超市不挂钩,和消费者更是联系不上。
蒜薹产业助力增收
尽管面临销售压力,但蒜薹产业对农民增收仍起到重要作用。以仁兆镇为例,今年全镇大蒜种植面积5万亩,有14000多人人在大蒜收购基地务工,每人每季能够获4000多元的劳务收入。
兰陵县作为“中国大蒜之乡”,今年30万亩蒜薹又到了集中收获、上市季节。为应对蒜薹滞销问题,兰陵县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如对蒜薹收购客商给予贴息、对运销车辆给予补贴等,保障全县蒜薹运销顺利进行。
蒜薹的冷藏保鲜也是应对销售压力的重要手段。兴平市现有的22家冷库,可贮藏果蔬15000吨,用于蒜苔冷藏的约8000吨。今年,各冷库已经按照要求,作好了前期收购资金的筹备和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今年贮藏的方式将会根据市场变化,将长期贮藏改为适时出库,优价销售,满足市场消费者的要求。
先讲了5万亩蒜苔集中上市,面临销售压力。,接着来看蒜苔丰收,电商助力解销售难题。
蒜薹丰产背后的挑战与机遇
因为蒜薹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每年丰收的季节,花官镇这片蒜香四溢的土地总是吸引着无数游客和收购商。只是,随之而来的是销售难题。传统销售渠道的单一、收购价格的波动,以及存储难等挑战,使得蒜农们忧心忡忡。在这个问题上,互联网电商的出现为蒜农们带来了希望。
电商助力,拓宽销售渠道
面对销售难题,当地政府和蒜农们开始尝试新的销售途径。依托电商平台,将蒜薹销售拓展到更广阔的市场。通过互联网,蒜农们的产品不仅销往全国,还远销海外,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蒜薹飘香,全国皆知”。
细节见证成果,数据分析为证
据调查,利用电商平台进行蒜薹销售后,蒜农们的平均收入较之前提升了30%以上。以2021年的数据为例,兰陵县通过电商渠道销售的蒜薹达到了1万吨,直接带动农民增收3000万元以上。
因为消费市场的不断细分,蒜薹销售也逐渐呈现出品牌化和个性化的趋势。一些蒜农开始注册商标,打造特色产品,以优质的品牌形象赢得消费者的认可。例如,平度市仁兆镇的“仁兆蒜薹”,以其地标产品优势和优良品质,受到消费者的广泛喜爱。
未来,蒜薹产业将实现从种植、加工、包装、运输到销售的全链条融合发展。通过引进先进技术,提高蒜薹的品质和附加值,打造独具特色的蒜薹产业品牌,实现产业链的转型升级。在这个过程中,电商平台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助力蒜农们拓宽销售渠道,增加收入。
在花官镇,蒜农张大哥的蒜薹种植面积达30亩。为了解决销售难题,他选择了与当地电商平台合作。通过与电商平台合作,张大哥的蒜薹不仅销量大增,价格也相对稳定。如今,张大哥的蒜薹已经成为该平台的畅销产品,带动了周边蒜农共同致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