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农资

加州鲈鱼池塘养殖,需关注水质、饲料和病害防治

加州鲈鱼,以其肉质鲜美、生长迅速而备受养殖户青睐。只是,要想在池塘中成功养殖加州鲈鱼,水质管理、饲料选择和病害防治是三大关键因素。

加州鲈鱼池塘养殖,需关注水质、饲料和病害防治

一、池塘条件

加州鲈鱼偏好水质清新、不混浊的静水环境,主要活动于中下水层,有占据栖息习性。适宜生长水温为12-30℃。混养池塘面积一般3-5亩,水深1.5米以上,水源方便,有排灌系统。

二、病害防治

加州鲈鱼养殖过程中的主要病害有:肠胃炎、弹状病毒、白头白嘴、熟身病、诺卡氏结节病、舒氏气单胞菌、蛙虹彩病毒、细胞肿大虹彩病毒、烂鳃、烂身等。

病害名称 症状
肠胃炎 打转、出血、胀肚、拖便、腹水现象
弹状病毒 鱼体出现弹跳状动作,死亡率高
白头白嘴 鱼头和嘴部出现白色病变

三、加州鲈特性及其养殖

加州鲈最突出的优势是生长速度快,当年繁殖的鱼苗能长到0.5千克,达到上市规格。加州鲈不仅可以池塘中单一品种高密度集约化养殖,亩产量达2500千克以上,还可以与其他品种混养。

坚持早晚各巡塘一次,避免池水过度混浊或过于肥沃,透明度以30-40厘米为宜。定期注入新水,一般每半个月换水1次。高温季节要注意鱼病防治,在6-9月间每半个月每亩施25公斤生石灰,以调节水质,杀死病菌、寄生虫、细菌等。

五、饵料

加州鲈鱼可利用池塘中自然繁殖的小野杂鱼类及水生昆虫等天然饵料,每亩混养20尾,一般不需要投喂饵料鱼。但如果池塘中野杂鱼类贫乏或放养数量多,不能满足其生长需要时,可投放一批小野杂鱼让其繁殖后代,以保证加州鲈鱼有充足的饵料鱼。

得益于加州鲈配合饲料的推广,内陆地区也开始广泛养殖,现在全国养殖面积近13万亩,亩产平均5000斤,总产量33万吨,成本6-8元,利润空间最高可达6-8元。

七、混养方式

利用池塘混养加州鲈鱼,可以控制池塘野杂鱼的密度和罗非鱼的过多自繁,同时避免野杂鱼与主养鱼争饵、争氧、争空间,从而加速主养鱼的生长速度,提高饲料利用率,增加池塘整体效益。

诺卡氏菌病是近几年危害鲈鱼成鱼养殖最严重的病害,死亡时间长,且治愈难度大,易复发。因此做好加州鲈养殖过程中的病害防治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

加州鲈鱼池塘养殖需要关注水质、饲料和病害防治,只有做好这些工作,才能确保养殖成功,获得丰厚的经济效益。

加州鲈鱼池塘养殖,需关注水质、饲料和病害防治

重点防治肠炎病、烂鳃病、出血病、水霉病和寄生虫病。加州鲈鱼作为肉食性鱼类,对水质要求高,需保持水质清新。在捕捞、运输过程中需谨慎操作,避免鱼体受伤。同时,了解苗种来源地的水质情况,选择合适的养殖策略。

八、未来展望与挑战

因为加州鲈养殖面积的扩大和养殖环境的变化,病害问题日益突出。因此,未来加州鲈养殖的关键在于科学管理、技术创新和病害防治。通过不断优化养殖技术,提高加州鲈鱼养殖的效益和可持续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284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