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农资

乌骨鸡养殖:掌握乌骨鸡特性

乌骨鸡,一种古老而珍贵的家禽,以其独特的药用价值和观赏性,在我国农业养殖领域占据一席之地。本文将深入探讨乌骨鸡的特性,并分享科学饲养策略,旨在帮助养殖户提升经济效益。

乌骨鸡养殖:掌握乌骨鸡特性

一、乌骨鸡的特性

乌骨鸡,顾名思义,以其全身乌黑的外观而著称。除了外观,乌骨鸡还具有以下特性:

  • 肉质鲜美:乌骨鸡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深受消费者喜爱。
  • 营养价值高:乌骨鸡富含多种氨基酸、微量元素和黑色素,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 药用价值:乌骨鸡具有滋阴补肾、养颜美容等药用价值,市场需求稳定。

二、科学饲养策略

1. 育雏期的饲养要点

时间 温度 湿度
1周龄内 34℃至32℃ 65%至60%
1至2周龄 32℃至28℃ 65%至60%
2至3周龄 27℃至25℃ 65%至60%
3至4周龄 25℃至23℃ 60%
4周以后 20℃左右 60%

乌骨鸡的饲料应以易消化、高营养、低粗纤维为主。以下为饲料配方示例:

  • 玉米粉30%
  • 豆饼10%
  • 谷粉20%
  • 高粱5%
  • 米糠7%
  • 贝壳粉2%
  • 生长素1%
  • 青绿饲料15%

3. 疾病防治

乌骨鸡易受疾病侵害,养殖户需做好疾病防治工作。以下为常见疾病及防治措施:

  • 鸡白痢:在饲料中添加氯霉素或新诺明,或在饮水中添加氧氟沙星。
  • 球虫病:保持育雏室干燥,定期消毒。

三、经济效益分析

  • 转化率提升:通过科学饲养,乌骨鸡的转化率可提升10%以上。
  • 市场前景:乌骨鸡市场需求稳定,价格逐年上涨。

在乌骨鸡养殖过程中,育雏阶段至关重要。

雏鸡出壳20小时后,应进入育雏室进行饮水。初期采用5%至10%的白糖水,有助于提高成活率。10日龄前的雏鸡需饮温开水,水温应与室温相近。使用雏鸡饮水器,确保饮水器中不断水,让雏鸡自由饮用。饮水2至4小时后,即可开食。饲料需用水浸泡,以一抓即散为宜,均匀撒在塑料布上,供雏鸡自由采食。饲料以全价饲料为主,前3至5天需加入氯霉素或新诺明等抗菌药物,以预防鸡白痢病。

乌骨鸡养殖:掌握乌骨鸡特性

乌骨鸡养殖:从选择鸡苗到市场拓展

乌骨鸡品种繁多,如雪峰乌骨鸡、江山白羽乌骨鸡等。选择合适的鸡苗对养殖效益至关重要。雏鸡的成活率、生长发育速度和体质直接影响到经济效益。在南方庭院养殖中,四川山地乌鸡、泰和乌骨鸡等品种表现良好。

在养殖过程中,要注重疫病防控。畜牧兽医部门对无量山乌骨鸡进行了全面研究,掌握了疫病防控的关键病种及免疫程序。同时,政府高度重视乌骨鸡产业发展,通过调研和听取业务部门汇报,制定了科学养殖技术研究进展的计划。

因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肉类食品的要求更加科学、合理、生态和文明。机械化饲养下的肉类食品已不符合现代人的食品要求标准和消费观念。乌骨鸡因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而受到欢迎。

乌骨鸡具有多种优势,如适应能力强、散养能确保肉质品质等。在广州、福建、江西等省形成了大批乌骨鸡生产基地,国内外市场前景均看好。乌骨鸡的品种繁多,可根据饲养难易程度选择养殖品种,以提高养殖效益。

乌骨鸡生长发育快,出壳至13周龄的乌骨鸡体重可达初生重的10~30倍。成年乌骨鸡体重是初生重的33~40倍。乌骨鸡消化能力相对较差,日粮应以易消化、高营养、低粗纤维的饲料为宜。乌骨鸡抗病能力差,易受各种疾病的危害,尤其是雏鸡,体小、娇嫩,易受环境条件影响。

在产蛋期间,要适当增加青绿多汁饲料,以防止产蛋鸡过肥。适当加入锰盐,可提高产蛋量和蛋的品质。保持鸡舍内空气清新,湿度适宜,提供充足和清洁的饮水。产蛋期间保持每天光照16~17小时,光照不足时要人工进行补充。

乌骨鸡的疾病防治是养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消毒防鼠是预防疾病的关键措施。育雏前,育雏室的地面和墙壁要用消毒剂喷洒消毒,食槽冲洗干净,晾干备用。同时,育雏室要有半米高的水泥围墙,严禁有鼠洞。

掌握科学的养殖技术,做好乌骨鸡疾病防治,是提高养殖效益的关键。乌骨鸡营养价值高,胆固醇含量低,富含氨基酸、黑色素和游离脂肪酸等,能够增加人体红细胞的血红素含量、调节生理机能、增强免疫能力,成为滋补和药用的理想食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283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