瓠子果斑病是真菌引起的病害,危害瓠子果实
作者:农艺巧匠•更新时间:4天前•阅读3
瓠子,别名甘瓠、甜瓠等,是我国广泛栽培的一年生攀援草本植物。只是,瓠子果斑病,这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正威胁着瓠子的产量与品质。
瓠子果斑病的危害
瓠子果斑病主要危害瓠子的果实,导致果实上出现褐色至深褐色病斑,严重时果实会腐烂,影响瓠子的外观和口感,降低其市场价值。
防治措施 | 具体操作 |
---|---|
农业防治 | 实行轮作,选择高燥地块,及时清洁田园,摘除病瓜深埋。 |
化学防治 | 发病初期喷洒30%绿得保悬浮剂400倍液或25%络氨铜水剂500倍液等。 |
生物防治 | 利用生物化学农药唐润等,抑制病菌生长。 |
案例分析
某地区瓠子种植户,由于未采取有效防治措施,瓠子果斑病发生严重,导致产量损失约30%。经过实施上述防治措施后,该地区瓠子果斑病得到有效控制,产量恢复至正常水平。
瓠子果斑病是影响瓠子产量与品质的重要病害。了解其危害、传播途径及防治方法,对瓠子的种植具有重要意义。
二、病害症状及传播途径
传播途径主要包括:风雨传播、农事操作传播、灌溉传播等。
三、防治策略
1. 选用抗病品种
选择抗病性强、适应性好的瓠子品种,是预防果斑病的关键。在实际生产中,可选用当地主栽的抗病品种,或者通过引种、选育等方式,培育出适合本地种植的抗病品种。
2. 田间管理
合理密植,保持田间通风透光,降低田间湿度,减少病害发生。生长期及时摘心、疏果,避免果实密集,降低病害感染风险。同时,加强田间巡查,发现病株及时清除,减少病害传播。
在发病初期,可选用以下药剂进行防治:30%绿得保悬浮剂400倍液、25%络氨铜水剂500倍液、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1:0.5~1:240倍式波尔多液、氯霉素4000~5000倍液等。隔7天左右喷洒一次,连续防治2~3次。采收前3天停止用药。
利用生物农药,如唐润等,对一些病菌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影响真菌孢子萌发,诱发菌丝形态发生变异、孢内生化发生改变等。生物农药对环境友好,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降低病害的发生。
瓠子果斑病的防治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措施,包括选用抗病品种、田间管理、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等。只有全面防控,才能有效降低果斑病的发生,提高瓠子的产量和品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