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林业局全力推进拐枣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作者:农趣雅客•更新时间:2天前•阅读4
在广袤的农村大地上,县林业局的身影忙碌而坚定。他们以拐枣产业为抓手,助力乡村振兴,书写了一幅幅生动的农村新画卷。
一、拐枣产业发展,绿色致富之路
拐枣,这一看似普通的果实,在县林业局的精心培育下,正逐渐成为农民增收的“金果”。近年来,县林业局紧紧围绕拐枣产业,从种植、加工到销售,全链条推进。
年份 | 拐枣种植面积 | 拐枣产量 |
---|---|---|
2018年 | 3.2万 | 1.2万吨 |
2020年 | 5.5万 | 2.5万吨 |
2023年 | 8万 | 4万吨 |
数据显示,拐枣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产量稳步提升。这不仅为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也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创新模式,打造产业新生态
县林业局积极探索创新,推出了一系列举措,为拐枣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 实施“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以龙头企业带动,提高产业集中度和市场竞争力。
- 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种植水平,确保拐枣品质。
- 拓宽销售渠道,通过电商平台、农贸市场等多种途径,让拐枣走进更多消费者的餐桌。
三、绿色理念,赋能乡村振兴
县林业局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将拐枣产业与生态保护相结合,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 推广绿色种植技术,减少化肥农药使用,保护生态环境。
- 利用拐枣加工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实现循环发展。
- 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开展拐枣产品研发,提升产业附加值。
四、携手共进,共创美好未来
让我们共同期待,拐枣产业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在陕西省安康市旬阳市,有一片充满生机的土地,那里生长着一种名为拐枣的果实,它不仅为当地农民带来了丰厚的收入,更成为了乡村振兴的一张亮丽名片。
旬阳市地处秦巴山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引下,旬阳市将拐枣产业作为富民强市的战略产业,坚持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之路。
近年来,旬阳市新建拐枣基地面积达到5万多亩,相关企业生产的拐枣酒、拐枣饮料、拐枣醋等系列产品相继上市,深受消费者喜爱。
以旬阳县金茂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通过种植拐枣、加工拐枣产品,带动周边村民就业,实现了农民增收致富。
三、品牌打造,市场拓展
为了进一步提升拐枣产业的竞争力,旬阳市积极打造拐枣品牌,拓展市场。
旬阳县林业局深入调研,研究如何发挥企业引领作用,做大做强旬阳拐枣产业,尽快将“拐枣王”系列酒推向全国市场,创出名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