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桃树采收后,忽视管理易导致病虫害滋生
因为9月的脚步渐行渐远,大部分桃树已经完成了采摘上市的工作。只是,这并不意味着桃树管理工作的结束。事实上,采收后的桃树管理对保障次年产量至关重要。
一、采收后管理的重要性
采收后的桃树进入养分贮藏期,这段时间的管理好坏直接影响养分贮藏的多少和休眠质量。这不仅关系到新梢生长、发芽开花,还影响幼果膨大,进而影响次年桃树的品质和产量。
1. 地下肥水管理
桃树采收后,应立即追施速效化肥,并控制氮肥使用量。7月压一次绿肥,并进行叶面喷肥。9至10月施基肥,以腐熟的农家有机肥为主,三元复合肥为辅。
2. 修剪
修剪是为了改善光照条件,促进光合作用,形成良好的花芽。 疏除过密枝、病虫枝、劈折枝、重叠枝、细弱枝,改善光照条件。对直立骨干枝软化开角,缓和树势。对结果后下垂的衰弱枝条,可以适当回缩。
对生长过旺的树,可以喷施多效唑,以控制营养生长,促进花芽分化。
采收后的主要病虫害包括细菌性穿孔病、蚜虫、潜叶蛾、红蜘蛛等,要适时防治。例如,细菌性穿孔病可喷施硫酸锌石灰液,蚜虫可用吡虫啉粉剂防治。
秋季要抓紧锄草,减少来年滋生。秋季涂白可以降低昼夜温差,防止冻害和日烧,还可以杀灭树干上的病虫害。
三、案例分享
某果园在采收后严格按照上述管理措施进行操作,次年桃树的产量提高了15%,品质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管理措施 | 效果 |
---|---|
地下肥水管理 | 养分贮藏增加20% |
修剪 | 光照条件改善,花芽分化良好 |
化学调控 | 树势缓和,花芽分化良好 |
病虫害防治 | 病虫害发生率降低30% |
秋季管理 | 树体抗逆性增强,产量提高15% |
桃树采收后的管理是确保次年产量和品质的关键。通过科学的地下肥水管理、修剪、化学调控、病虫害防治以及秋季管理,可以有效提高桃树的产量和品质,为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案例一:加强肥水管理,为桃树“充能”
在山东省某地的桃树种植户李先生,就深谙这一道理。他了自己的经验:“桃树采收后,就像人一样,需要补充营养和水分。”因此,他在采收后立即进行了施肥和浇水工作。他使用有机肥和复合肥,结合深翻土壤,确保肥料能够充分吸收。此外,他还根据土壤湿度适时浇水,防止土壤过干或过湿。
案例二:修剪枝条,优化光照条件
在河北省的桃树种植区,张女士则是通过修剪来优化桃树的生长环境。她认为:“采收后的修剪,不仅能减少病虫害的发生,还能让桃树更好地吸收阳光和养分。”因此,她在采收后及时疏除了过密枝、病虫枝,并对结果枝进行了适当的短截,以促进新梢生长和花芽分化。
案例三:化学调控,控制生长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