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象山紫甘蓝滞销,村民种植心血化作泪
在浙江宁波象山县的某个角落,成片的紫甘蓝地映入眼帘,但收获的喜悦却难以掩饰村民们的焦虑与无奈。这片土地上,村民的心血似乎化作了一滴滴泪水,因为这里的紫甘蓝滞销了。
滞销背后的故事
下七里村的张主任告诉我们,往年紫甘蓝收获后,总会有菜贩上门收购,收购价在每斤1元到4元之间。只是,今年成塘村的紫甘蓝却遭遇了滞销,收购价跌至每斤0.18元,甚至还不够付请小工的钱。
村民的困境
据记者了解,成塘村今年种植了2000亩紫甘蓝,而往年西兰花、白菜花等蔬菜卖得好,今年扩大了种植面积,没想到却遭遇了这样的困境。许多村民种紫甘蓝靠的都是银行贷款,如今滞销,让他们陷入了经济困境。
寻找出路
为了帮助村民度过难关,下七里村村民王徽之通过“象山在线”论坛发起了卖菜活动,通过网络平台和学校、公司、机关事业单位联系,帮助村民们卖出了近10吨的紫甘蓝。目前,还有18吨紫甘蓝等待销售。
市场分析
据了解,今年紫甘蓝价格下跌的原因是市场上供过于求。去年很多省份都出现了滞销,其中河南的种植面积较广,农民受到的损失也比较大。今年多数农民不敢投入,最起码不敢扩大种植面积。
政府支持
象山县农林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象山县是国内紫甘蓝主产地,只要措施得当,滞销现象是完全可以避免的。目前,农林部门和相关镇乡正在努力解决紫甘蓝滞销问题,已经销售了90%的紫甘蓝。
面对滞销的困境,村民们纷纷表示,希望政府和社会各界能给予更多关注和支持,帮助他们度过这个难关。村民们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让这片土地 焕发生机。
数据表格
| 品种 | 产量 | 收购价 | 销售情况 |
|---|---|---|---|
| 紫甘蓝 | 2500 | 0.18 | 部分销售,剩余18吨 |
| 西兰花 | 600 | 1.2 | 已销售完毕 |
| 白菜花 | 500 | 0.8 | 部分销售,剩余50吨 |
困境中的紫甘蓝:丰收背后的忧虑
位于宁波象山的新桥镇下七里村,村民们一直以来都以种植紫甘蓝为生。只是,今年,丰收的背后却隐藏着深深的忧虑。从元旦开始,200多亩的紫甘蓝陆续进入收割期,但村民们的心却并不轻松。由于市场供需失衡,紫甘蓝的价格跌至历史低点,村民们丰产却无法丰收,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压力。
电商助力:从滞销到转忧为喜
爱心接力:企业助力农户渡难关
在爱心人士和企业的大力支持下,下七里村的紫甘蓝逐渐打开了销路。一些企业主动前来订购蔬菜,帮助农户解决燃眉之急。报道发出后,引起了市民的广泛关注,许多爱心人士纷纷伸出援手,购买紫甘蓝,助力农户渡过难关。
案例分析:电商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下七里村紫甘蓝滞销事件,不仅展现了电商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也反映了农村电商发展的现状和潜力。通过电商平台的助力,村民们得以将滞销的紫甘蓝推向市场,实现了从滞销到转忧为喜的蜕变。这也为农村电商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未来展望:农村电商助力乡村振兴
案例来源与时间节点
本案例来源于宁波象山新桥镇下七里村,时间为2022年2月。在此期间,村民们通过电商渠道成功解决了紫甘蓝滞销问题,实现了增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