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边农民靠胡萝卜种植实现致富,成为当地“金元宝”
在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有一群农民,他们依靠种植胡萝卜,实现了从温饱到富裕的华丽转身,成为了当地的“金元宝”。
胡萝卜产业的崛起
年份 | 胡萝卜种植面积 | 农民人均收入 |
---|---|---|
2014年 | 3.2 | 20600 |
2023年 | 超过10 | 预计超过30000 |
靖边县东坑镇,作为胡萝卜产业的发源地,近年来,胡萝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农民人均收入逐年攀升。
政府支持与农民努力
在政府的引导下,农民们不仅学会了科学的种植技术,还学会了如何进行胡萝卜的加工和销售。
- 选择优质胡萝卜品种
- 采用科学的种植技术
- 注重胡萝卜的品质和口感
- 加强胡萝卜的储藏和运输
这些秘诀使得靖边县的胡萝卜在市场上备受青睐,成为了农民致富的金钥匙。
化龙镇农民们将胡萝卜种植与加工紧密结合,形成了从种植、加工到出口的全产业链。收获的胡萝卜运回化龙镇,经过加工后再销往日本、韩国、阿联酋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交易量高达50万吨,实现了“工厂在化龙、种植在全国、销售在全球”的产业格局。
在销售旺季,胡萝卜的价格能卖到1.5元/斤,加上饲养的50头猪,任喜军一家年收入超过10万元。他表示,今年的胡萝卜收入可达100万元,并将这笔钱用于建设冷库和添置洗萝卜机。任喜军的故事只是化龙镇众多致富故事中的一个。
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靖边县东坑镇,蔬菜种植面积达14.9万亩,其中胡萝卜种植面积达3.2万亩。2014年,全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6.89亿元,农民人均纯年收入达2.06万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8.3亿元。通过多年的努力,预计2015年东坑镇人均年纯收入可突破3万元。
靖边县充分利用土地广阔、水资源丰富的优势,通过政策支持、技术引进、农业实体建设等措施,坚持规模化、绿色无污染化种植、养殖模式,并执行产品跟踪信息体系。在胡萝卜标准化种植基础上,大力推进胡萝卜籽种繁育改良,实现了优质高产。
靖边县仁兆镇有着近20年胡萝卜种植历史,目前全镇种植规模达1万多亩。当地胡萝卜种植采用“订单农业”模式,农民只负责种植,每到收获季节,当地的农产品销往全国。孙圩子镇计划打造胡萝卜种植核心示范区,重点推广春季反季节胡萝卜,实现农民增收。
农民的致富之路
任喜军是东坑镇的一个普通农民,他选择回家乡务农,通过种植胡萝卜实现了年收入百万的梦想。他说:“我曾在城市打工,但最终还是选择回到家乡,因为这里让我看到了致富的希望。”
一根小小的胡萝卜,一头连着农民群众的钱袋子,一头连着乡村振兴的脚跟子。靖边县的胡萝卜产业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让更多农民走上了致富之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