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技术

大棚养殖泥鳅需关注水质管理、温度控制、饲料投喂等关键环节

在现代农业中,大棚养殖泥鳅因其高效益和市场需求而备受关注。只是,要想成功养殖泥鳅,必须关注以下几个关键环节:水质管理、温度控制和饲料投喂。

大棚养殖泥鳅需关注水质管理、温度控制、饲料投喂等关键环节

一、水质管理:泥鳅的“生命之源”

水质是泥鳅养殖成功的关键。一个良好的水质环境能保证泥鳅健康生长,提高产量。

水质指标 理想范围 注意事项
溶解氧 5mg/L以上 定期检测,确保充足
氨氮 0.2mg/L以下 避免氨氮超标,影响泥鳅健康
亚硝酸盐 0.1mg/L以下 保持低浓度,减少对泥鳅的毒性
pH值 7.5左右 适时调节,维持稳定
  • 冬季:保持水温在8-12℃,避免水温过低导致泥鳅冻伤。
  • 春季:逐渐升温至15-20℃,促进泥鳅生长。
  • 夏季:水温控制在20-25℃,避免水温过高导致泥鳅死亡。
  • 秋季:水温逐渐降低至15-20℃,为泥鳅越冬做好准备。

合理的饲料投喂是保证泥鳅健康生长的关键。

  1. 鱼苗期:以轮虫、小型浮游植物等天然饵料为主,适当补充鱼粉、豆饼等精饲料。
  2. 生长前期:投喂全价配合饲料,保证泥鳅的营养需求。
  3. 生长后期:根据泥鳅的生长情况,调整饲料配方,提高饲料利用率。

四、案例分析

年份 产量 产值
2019年 1500 12000
2020年 1800 14400
2021年 2000 16000

一、选址与设施准备

选择合适的地点对于大棚泥鳅养殖至关重要。理想的地点应具备良好的水源、背风向阳,且地面平坦。大棚的设计应考虑进排水系统,确保水源充足,排水通畅。以长方形为佳,水深保持在1.8米,池壁光滑无粗糙面,底部为土质,四周铺设水泥地,面积为10-30平方米,池深1-1.2米,水深0.5-0.7米。此外,应配备进水口和排水口,并安装防逃设施。

大棚养殖泥鳅需关注水质管理、温度控制、饲料投喂等关键环节

二、塑料大棚搭建

塑料大棚是泥鳅养殖的关键设施。在冬季及早春,晴天时取下塑料棚上覆盖的稻草进行通风,其余时间则覆盖稻草以保温。夏季取下塑料薄膜,利用水生植物遮阳。秋季和晚春重新覆盖塑料薄膜,并在晚上用稻草覆盖以保持温暖。

泥鳅的饲料以天然饵料为主,如小鱼、小虾、螺蚌肉及畜禽内脏等。鱼苗放养后15天,以天然饵料为主,适当补充鱼粉、豆饼等饵料。待泥鳅长至5厘米时,改喂全价配合饲料。

在养殖过程中,要确保泥鳅体质健壮,游动活泼。放养前进行消毒处理,可用2%-4%的食盐水浸洗5-10分钟。因为放养量的增加,鱼体增重,池水可加深至0.5-0.7米。同时,注意施肥和换水,保持水体透明度和溶氧量。

六、注意事项

大棚养殖泥鳅对养殖技术要求较高,养殖户应掌握良好的调水技术和防病技术。此外,要定期监测水质,确保水质稳定。在高温季节,加强水质管理,防止泥鳅患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277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