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覆盖扁豆栽培技术,提高产量与抗病性
在广袤的农田中,扁豆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其产量和品质直接关系到农民的收入。而多层覆盖栽培技术,正是实现扁豆高产与抗病的关键。本文将深入解析这一技术,帮助农民朋友们更好地掌握和运用。
一、肥料用量及运筹
多层覆盖栽培的扁豆生育期长,需肥量大,对养分配比要求高。一般每667平方米施纯n20--25kg、p2o510--12kg、k2o18--20kg有机肥与无机肥的比例为45:55;基肥与追肥比例为60:40。氮肥分配为一基三追,比例为6:1:1.5:1.5;磷、钾肥为一基一追,分配比例为6:4。
二、苗床管理
选用苗期耐低温,生长速度快,结荚多而早,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如上海白扁豆、红筋扁豆等。在当年12月上旬选晴好天气播种育苗,播种后在中棚中架小拱棚覆盖,保持小拱棚内温度在25℃左右。超过此温要注意通风调节棚温,防止高温烧苗,或形成高脚苗。当室外温度降至6℃以下时,在小拱棚上覆盖草帘保温,草帘日揭夜盖,防止低温形成老僵苗。
三、多层覆盖栽培
阶段 | 技术要点 | 目的 |
---|---|---|
播种 | 选择优良品种,适时播种 | 确保种子发芽率,提高出苗率 |
覆盖 | 多层覆盖,保持适宜温度和湿度 | 促进幼苗生长,提高抗病性 |
移栽 | 适时移栽,合理定植 | 确保根系生长,提高植株抗性 |
管理 | 科学施肥,合理灌溉,及时整枝 | 提高产量和品质,延长采收期 |
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定植前每667平方米基施优质腐熟有机肥1000-1200kg。定植后追施苗肥,每667平方米施优质腐熟有机肥300-500kg、尿素2-3kg。第一批嫩荚采收后,每667平方米施硫酸系列复合肥30-40kg或用尿素10--12kg、磷肥20--25kg、钾肥8--10kg复配施入。
五、采收
为了延长扁豆采收期,提高产出效益,采用多层覆盖技术种植的扁豆,一般可采收3--4批,每批采收间隔时间约30--35d,667平方米总产量在3000kg左右,产值6000元左右,比常规栽培的扁豆产量提高约30%,产值增加近1倍。
六、揭膜、调控水分
多层覆盖栽培的扁豆在春季要及时分次揭膜撤棚。由于水分对扁豆生长发育的影响较大,苗期水分供应不足其生长缓慢,早苗达不到早发的要求;开花结荚期若水分供应不足,影响其开花结荚,从而影响产量和品质。因此在土壤墒情差,植株叶片中午萎蔫时要注意补水,以保证扁豆的正常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和品质。
七、病虫害防治
苗期病害有立枯病、猝倒病。床土消毒防治:每平方米用50%多菌灵可湿陛粉剂8--10g加干细土0.5--1.5kg拌成药土,于播种前撒垫1/3药土在苗床上,余下药土播种后撒施覆盖在种子上;苗期发病初期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洒幼苗和床面,隔5--7d1次,喷洒2--3次。
八、整枝摘心
移栽定植后的扁豆子蔓长至40--50cm时,要及时搭“人”字架引蔓上架,其架高控制在1.5m左右。多层覆盖栽培的扁豆,因其播种早,生育期长,枝叶易徒长,应及时打顶摘心,以促进花序发育,早开花,早结荚,早上市。进入结荚盛期,剪去下部老枝老叶和荚少的侧枝,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特别是进入高温季节,更应坚持整枝摘心,以实现控制植株徒长,延长结荚时间,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产出效益。
讲完了多层覆盖扁豆栽培技术,提高产量与抗病性。,我们再聊聊多层覆盖技术,扁豆高产抗病新方案。
一、科学施肥,构建营养基础
五、适时定植与控制生长
为了争取早上市,扁豆的定植需适时进行。定植密度按行距1.6m,株距0.5-0.8m配置。在2月中旬定植的扁豆,可采用双层大棚加小拱棚三层覆盖保温的方式。定植后,小拱棚内温度保持在20-30℃,不能超过35℃。
在扁豆生长过程中,需注意病虫害的防治。常见的病虫害包括灰霉病、潜叶蝇、豆野螟、斜纹夜蛾等。防治方法包括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如及时人工摘除病叶病荚,使用特定药剂进行喷雾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