椪柑病虫害严重威胁果实品质,需及时防治
椪柑,作为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的果树品种之一,以其鲜美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深受消费者喜爱。然而,在椪柑的生长过程中,病虫害的侵袭往往给果农带来严重损失。为了确保椪柑的品质,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措施。
椪柑病虫害的种类及危害
病虫害类型 | 危害症状 | 防治方法 |
---|---|---|
脚腐病 | 叶片边缘黄化、卷曲,严重时导致整株枯死 | 及时排水,改善园内透光通风条件,药剂防治 |
蚧类 | 叶片卷曲,果实表面出现白色斑点 | 人工捕杀,药剂防治 |
潜叶蛾 | 叶片出现褐色斑点和空洞 | 摘除被害枝梢,药剂防治 |
蚜虫 | 叶片卷曲,果实表面出现白色斑点 | 人工捕杀,药剂防治 |
天牛类 | 枝干出现伤口,树皮剥落 | 保护天敌,药剂防治 |
锈虱 | 叶片出现铁锈色斑点,果实表面出现锈斑 | 药剂防治,保护天敌 |
- 夏、秋梢抽发期:及时抹除零星抽发的夏秋梢,药剂防治。
- 5-8月:晴天中午人工捕杀星天牛和绿桔天牛成虫,傍晚捕杀褐天牛成虫。
- 第一代若虫期、幼虫期大量上梢为害时期:药剂防治。
- 春梢抽发期、幼果期和果实膨大期:药剂防治。
- 开花前后和秋季:防治红蜘蛛。
- 加强果园管理,保持果园卫生,及时清除病残体。
- 选用抗病砧木,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
- 合理施肥,促进植株生长,增强抗病能力。
- 药剂防治:根据病虫害的发生规律,选择合适的药剂进行防治。
- 保护天敌:保护和利用日本方头甲、红点唇瓢虫、草蛉、黄金蚜小蜂、澳洲瓢虫、大红瓢虫等天敌。
椪柑病虫害防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我们从多个方面入手,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只有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才能确保椪柑的品质,为果农带来丰厚的经济收益。
注意:
夏秋梢抽发期:脚腐病防治的关键时点
夏秋时节,椪柑的脚腐病进入高发期。此时,需要及时抹除零星抽发的夏秋梢,保持植株生长的整齐。同时,结合肥水管理,促进新梢健壮成长。在药剂防治方面,新梢抽发至1-2cm时开始喷药,每隔7-10天喷一次,连续2-3次,常用药剂包括阿维菌素、杀螟丹、氯氟氰菊酯等。
椪柑的蚧类病虫害主要包括潜叶蛾、蚜虫等,这些害虫主要在5-8月期间活动。晴天中午,可用人工方法捕杀星天牛和绿桔天牛成虫,傍晚则捕杀褐天牛成虫。同时,要及时削除虫卵、初孵幼虫和剪除被害枝梢。使用乐果等杀虫剂原药堵塞虫孔后,用泥土封闭,毒杀幼虫。
针对矢尖蚧、红蜡蚧、吹棉蚧等天牛类病虫害,防治重点在于其若虫期、幼虫期和盛发阶段。常用药剂有阴噻嗪酮、杀扑磷、苦参碱+烟碱、乐斯本、机油乳剂等。同时,要注意改善园内通风透光条件,保护和利用日本方头甲、红点唇瓢虫、草蛉、黄金蚜小蜂、澳洲瓢虫、大红瓢虫等天敌。
春梢抽发期、幼果期和果实膨大期是锈虱防治的主要时期。此时,如果当年生春梢叶背出现铁锈色,或者叶或果上的虫口密度达到每叶2-3头时,应立即进行防治。常用药剂包括噻螨酮、达螨灵、炔螨特、溴螨酯、双甲眯等,注意保护长须螨、钝螨、食螨瓢虫、日本方头甲和草蛉等天敌。
加强果园管理是病虫害防治的基础。防止偏施氮肥,春、夏梢抽发期和果实成熟前,可选用代森锰锌、松枝酸铜、代森锌、百菌清等喷布树冠,每隔15天左右喷一次,连续3-4次。
病虫害防治:椪柑产量和品质的保障
病虫害对椪柑的产量及果实品质都有很大影响。为保障椪柑的产量和品质,必须重视病虫害的防治。通过科学的防治方法,可以有效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保障椪柑的健康生长。
通过以上方法,我们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椪柑病虫害,确保椪柑的优质高产。这不仅关系到果农的经济利益,也关系到广大消费者的健康和满意。在未来,我们将继续探索和实践,为椪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