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入股种椪柑,村级经济焕发生机
近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迅速,众多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其中,泸溪县大力发展椪柑产业,通过群众入股的方式,实现了村级经济的蓬勃发展。
一、泸溪县椪柑产业发展背景
泸溪县地处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气候适宜发展椪柑产业。该县历史上就有种植椪柑的传统,但近年来,通过政府引导和群众参与,椪柑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
二、群众入股种椪柑的实践案例
时间 | 事件 | 成果 |
---|---|---|
2014年11月 | 付友国书记发现大河口椪柑基地 | 为槽门村发展椪柑产业提供借鉴 |
2015年1月 | 槽门村召开群众会议,决定试种椪柑 | 村民积极参与,土地入股 |
2015年2月 | 槽门村购进椪柑苗,投入种植 | 椪柑苗成活率高达85%以上 |
2017年 | 槽门村椪柑产量达10万吨,群众收入显著提高 | 成功实现脱贫致富 |
群众入股种椪柑,不仅带动了村民增收,还促进了村级经济发展。
- 每户每年可增加收入5万元以上,解决就业4人
- 村集体收入逐年增加,可带动群众增加收入90万元以上
- 椪柑挂果逐年增加,经济效益持续提升
- 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激发村民参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积极性
- 因地制宜,发展适合当地特点的特色产业
- 创新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实现村民增收与村级经济发展双赢
群众入股种椪柑是乡村振兴道路上的一个成功实践,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在新时代,我们应继续深化农村改革,推动更多类似项目落地实施,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取得更大成效。
泸溪椪柑:丰收的喜悦与脱贫的希望
隆冬时节,泸溪县峒河两岸的万亩椪柑园里,红彤彤的果实挂满枝头,果农们喜摘丰收的果实,装车运往全国各地。这一幕,正是泸溪县发展“一县一特、一村一品、一户一业”甜蜜椪柑产业的生动写照。
据了解,泸溪县的椪柑品种三年可挂果,成熟后每户每年可增加收入5万元以上,包括解决就业4人,带动群众增加收入90万元以上。随着椪柑树苗的成长,挂果量逐年增加,村集体收入与群众收入也将随之增长。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金沙县作为长江经济带上游的重要区域,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中,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优化发展思路,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党建助力:跑出村级集体经济“加速度”
吉首市以党建引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通过“党建+”的模式,推动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例如,槽门村通过入股基地,明年开始村集体每年有两万元分红,网络和电话的改善也方便了群众生活。
农旅融合:打造“后花园”带动就业
依托“组组通”工程,泸溪县建成了100亩农旅一体化“后花园”,带动10户贫困户稳定就业,入股群众每年分红180万,人均年增收3500多元。
泸溪椪柑借助短视频平台,以网红达人与产品相结合的形式,引发网友互动,提升品牌知名度。这种创新的营销方式,不仅推广了产品,也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槽门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的典范
槽门村地处大方县黄泥乡,通过四方奔波找门路,实现“定一个规划,找一条路子,富一方群众,活一方经济”的“四一”经济发展模式,为其他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示范。
土地入股:共同致富的新路径
那宾村通过土地入股的方式,整合了4000亩土地,成立了永宏生态种养专业合作社和民康油茶叶专业合作社,实现了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村民收入的增加。
泸溪椪柑产业在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将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通过不断优化种植技术、拓展市场渠道、加强品牌建设,泸溪椪柑有望成为带动更多村民致富的新引擎。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