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水稻浸种催芽是利用特定方法促进种子发芽
播种时节,杂交水稻的浸种催芽是确保丰收的关键环节。这一过程不仅仅是简单地让种子发芽,而是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步骤,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出苗率。
晒种:启动发芽的第一步
在浸种前一周,选择晴朗的天气,将种子晒3-4小时或半天。这一步骤看似简单,实则至关重要。晒种不仅可以促进种子的呼吸作用和酶的活性,还能有效杀死附着在稻壳上的病菌,为后续的发芽打下坚实的基础。
选种:保证秧苗的整齐健壮
选种是浸种催芽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要求用清水选种,将浮在表层的秕谷捞出,选用饱满的稻种。对于不饱满的种子,要充分利用,实行分别催芽播种,重点护理,培育出整齐健壮的秧苗。
浸种消毒是保证种子健康的关键步骤。将洗净的种子放入清水中预浸12小时,然后使用300倍强氯精药液浸种12小时,消毒药液应高出种子表面一寸。消毒期间不换水,然后用清水反复冲洗残留药液干净。
催芽:控制温度,确保发芽率
催芽是浸种催芽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控制好温度是确保发芽率的关键。一般将种子装入麻袋或箩筐中,四周用稻草封好保温。谷种升温后,控制温度在35-38℃,温度过高要翻堆,过低则发的温水温度要提高。经20小时左右,谷种即可露白破胸。
适时播种:提高成苗率
谷种露白后,调温到25-30℃,适温催芽促根。待芽长半粒谷、根长1粒谷时即可播种下田。在催芽中要随时注意谷种温度的变化,防止谷种温度过高或过低。
在播种前,要把催好芽的谷种摊开在常温下炼芽3-6小时后播种。使谷种适应空气温度,提高成苗率。
播种方式:选择合适的播种方式
目前主要采用水育秧和旱育秧。对于健康、饱满、发芽势强的种子,水旱育都可。对于色泽饱满度差、发芽势弱,甚至有病菌感染的种子,最好采用旱育秧。
烂秧是烂种、烂芽和死苗的总称。以扎根现青为界,烂种烂芽发生在扎根现青以前。死苗发生在扎根现青以后,特别是2、3叶期比较严重。烂秧的防治办法有喷药杀菌、及时供水防治青枯死苗、补覆盖物或用稀泥浆匀洒厢面等。
步骤 | 操作要点 |
---|---|
晒种 | 浸种前一周选晴天将种子晒3-4小时或半天 |
选种 | 用清水选种,捞出浮在表层的秕谷,选用饱满的稻种 |
浸种消毒 | 用300倍强氯精药液浸种12小时,消毒药液应高出种子表面一寸 |
催芽 | 控制温度在35-38℃,温度过高要翻堆,过低则发的温水温度要提高 |
适时播种 | 谷种露白后,调温到25-30℃,适温催芽促根 |
炼芽 | 在播种前,把催好芽的谷种摊开在常温下炼芽3-6小时后播种 |
播种方式 | 根据种子情况选择水育秧或旱育秧 |
防止烂秧 | 喷药杀菌、及时供水防治青枯死苗、补覆盖物或用稀泥浆匀洒厢面等 |
优化杂交水稻催芽,开启农业新篇章
在农业生产中,杂交水稻的催芽技术是至关重要的环节。这项技术的优化,不仅提升了农作物的产量,也为农业现代化注入了新的活力。以下,我们就来详细解析这一技术的实际应用和成效。
晒种:自然之力,助力种子活力
防止烂秧:科学管理,确保丰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