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水稻三控施肥,指控制氮、磷、钾肥施用量
在追求粮食高产的同时,如何实现绿色环保的水稻种植成为了业界关注的焦点。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水稻三控施肥技术,它是一种精准施用氮磷钾肥,提高肥料利用率,实现绿色环保水稻种植的方法。
技术概述
水稻三控施肥技术是将测土与测苗相结合,协调高产与高效、安全、环保的关系。它具有以下三大优势:
- 高产稳产,增产增收:一般增产5%-10%,倒伏大幅减轻,抗逆性强,稳产性好。
- 省肥省药,安全环保:节省氮肥10%-30%,氮肥利用率提高10个百分点,面源污染明显减轻。病虫害减少,可少打农药1-3次,有利于稻米食用安全。
- 简单实用,适应性广:操作简单,农民按技术规程去做,即可获得稳定的增产增收效果。不同品种、不同土壤和气候条件下均可应用,效果稳定。
1. 氮肥总量控制:根据目标产量和不施氮空白区产量确定总施氮量。以空白区产量为基础,每增产100千克稻谷施氮5千克左右。
2. 氮肥分阶段调控:在总施氮量确定后,按照基肥占40%左右、分蘖中期占20%左右、幼穗分化始期占30%左右、抽穗期占5%-10%的比例,确定各阶段的施氮量。
案例分析
项目 | 对照 | 三控施肥 |
---|---|---|
氮肥施用量 | 50千克/亩 | 40千克/亩 |
磷肥施用量 | 30千克/亩 | 30千克/亩 |
钾肥施用量 | 25千克/亩 | 25千克/亩 |
产量 | 600千克/亩 | 630千克/亩 |
经济效益 | 1500元/亩 | 1620元/亩 |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三控施肥技术不仅提高了产量,还提高了经济效益,达到了节本增效的目的。
在稻乡的田野间,每一滴肥料都承载着丰收的希望。而“精准施肥,水稻增产新路径”的探索,正是农业科技与农民智慧相结合的生动写照。下面,让我们通过具体的案例,一同走进这个充满希望的农业新时代。
技术革新:三控施肥,开启增产新篇章
在广东省的一个典型水稻种植区,李先生一直面临着产量提升的难题。传统的施肥方式虽然看似勤勉,但往往效果不尽如人意。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李先生开始尝试“三控”施肥技术。
“三控”施肥技术,即控制氮肥总量、控制氮肥分阶段释放、正确施用磷钾肥。这一技术通过精准施肥,有效提高了肥料利用率,为水稻增产奠定了基础。
实地应用:南华村试点,见证肥效
在南华村,李先生将“三控”施肥技术应用于实际种植中。与传统施肥相比,南华村试点在氮磷钾施用比例上进行了调整,氮磷钾比例分别为1.00:0.23:0.61,与相关研究结果相近,表明“三控”施肥技术的肥料用量合理。
结果显示,与农民习惯施肥法相比,采用“三控”施肥法后,氮、磷、钾肥施用量分别减少了17.64%、38.81%和20.79%。肥料总量及其成本分别比对照减少了23.56%和25.24%,增收节支效果显著。
具体到数据,北约村试点水稻的产量比习惯施肥法提高了10%左右,每亩增收节支效果明显。这一成功案例,为其他水稻种植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未来展望:科技助力,农业现代化
展望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精准施肥将成为农业生产的常态,为农民带来更多的收益,为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