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生活

家鱼成鱼池套养乌鳢,需满足特定池塘条件及鱼种来源

乌鳢,又称黑鱼,因其生长迅速、肉质鲜美而备受养殖户青睐。在家鱼成鱼池中套养乌鳢,不仅能提高经济效益,还能优化池塘生态。然而,要想成功套养,必须满足特定的池塘条件及鱼种来源。

家鱼成鱼池套养乌鳢,需满足特定池塘条件及鱼种来源
家鱼成鱼池套养乌鳢,需满足特定池塘条件及鱼种来源

一、池塘条件

条件 详细说明
池水肥沃 池水要肥而新,底部要有适量的淤泥,以适应乌鳢的习性。
塘埂高度 塘埂要高,防止乌鳢跳上塘埂,最好安装防逃设施。
排灌方便 排灌要方便,便于更换水体、调节水质和排干起捕。

二、鱼种来源

乌鳢苗种来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采捕天然苗种:在繁殖季节,在湖泊、池沼、水库、河流等水域采捕乌鳢自然繁殖的苗种。
  2. 购买现成的鱼种:无论野生苗种还是人工培育的苗种,均可作为套养乌鳢的鱼种。
  3. 人工繁殖:大型鱼场或个体小场都可以自行进行人工繁殖,培育苗种。

放入鱼种池的鱼苗要求规格一致,若捕得的鱼苗长达3厘米,说明鱼苗已有分化,必须筛选后按规格放养,再经过培育到一定的规格后放入家鱼成鱼池中搭养。

三、注意事项

  1. 适当增加投饲量:在家鱼成鱼池中混养乌鳢时,给主养鱼投饲时应把乌鳢的重量计算在总量内,适当增加饲料。
  2. 做好防逃设施:乌鳢有善于逃跑和随水逆行而上的特性,所以混养池塘埂面至少要高于水面30~40厘米,并在池塘进出水口安装防逃设施。

四、实例分享

某养殖场在2019年尝试在家鱼成鱼池中套养乌鳢,通过精心管理,乌鳢成活率达到90%,平均体重达到0.5千克。该养殖场采用购买现成鱼种的方式,选择规格一致、健康无病的乌鳢苗种,放入鱼种池中培育。经过6个月的养殖,乌鳢长势良好,为养殖场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通过以上实践案例,可以看出,在家鱼成鱼池中套养乌鳢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只要选择合适的鱼种,满足池塘条件,并做好日常管理,就能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

乌鳢套养:创新养殖模式解析

在我国的淡水养殖领域,创新养殖模式一直是提高养殖效益的关键。其中,乌鳢套养在家鱼池中,不仅丰富了养殖种类,还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和经济效益。下面,我们就来详细解析这种创新养殖模式。

鱼种池套养:乌鳢苗种的筛选与放养

家鱼成鱼池套养乌鳢,需满足特定池塘条件及鱼种来源
家鱼成鱼池套养乌鳢,需满足特定池塘条件及鱼种来源

家鱼池的池水要肥而新,底部要有适当的淤泥,这与乌鳢潜伏于淤泥的习性有关。但也不能太厚,太厚冬季起捕困难,冬季干塘时常不能捕尽,造成对第二年主养对象的危害。塘埂要高,防止乌鳢跳上塘埂,最好安置好防逃设施。排灌要方便,便于更换水体、调节水质和排干起捕。

成鱼池套养乌鳢,池塘大小、深浅要求不高,一般以四大家鱼为主的池塘配备叶轮式增氧机均可,3亩以下小水体可配喷水式增氧机或潜水泵替代。池中富有野杂鱼或人工投放小鱼苗,电源有保证。因其水质较肥,要求鱼池面积在5亩以上,最好10~15亩,水深2.5~3m,具有良好的排灌条件,最好配备增氧机。

在养殖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适当增加投饲量,在给主养鱼投饲时应把乌鳢的重量计算在总量内,适当增加饲料;二是做好防逃设施,乌鳢有善于逃跑和随水逆行而上的特性,所以混养池塘埂面至少要高于水面30~40厘米,并在池塘进出水口安装防逃设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2648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