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生活

2017年种植黄芪,能否盈利

黄芪,作为我国传统中药材,近年来市场需求不断攀升。然而,2017年种植黄芪,能否盈利?这需要我们从市场需求、种植成本等多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2017年种植黄芪,能否盈利

市场需求分析

黄芪具有补气固表、利尿托毒等功效,广泛应用于中药配方和保健品中。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对黄芪的需求量逐年增加。

根据市场调查,2017年黄芪的年需求量预计在3万至3.5万吨之间,这为黄芪种植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黄芪的种植成本主要包括种子、化肥、农药、人工、土地租赁等。

项目 成本
种子 500
化肥 1000
农药 500
人工 500
土地租赁 800-1600
总计 3300-4000

在正常管理下,一亩黄芪可收获鲜货1800斤左右,市场售价约为每斤4元,产值可达7200元左右。扣除成本后,每亩净利润约为3000-4000元。

种植技术要点

黄芪适应性较强,耐寒耐旱,但忌积水。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最为适宜。种植前需施足底肥,播种后注意保持土壤湿润,适时施肥、浇水、除草、防治病虫害。

2017年种植黄芪,只要合理规划,科学管理,完全有可能实现盈利。但需注意的是,市场行情波动较大,种植者需密切关注市场动态,灵活调整种植策略。

黄芪种植:市场洞察与盈利策略

黄芪,这一具有悠久药用历史的草本植物,近年来在市场中引起了广泛关注。从2003年至2009年,黄芪的价格长期维持在8元左右,药农的收益相对较低,这导致种植积极性受到抑制。然而,随着2010年黄芪价格的上涨,药农的种植热情有所回升。尽管如此,由于种子和种植条件的限制,2012年的扩种规模并不大,2013年山东遭遇严重干旱,虽然黄芪具有一定的抗旱性,但干旱对单产仍有一定影响,但总体产量并未明显增加。

随着黄芪需求的增加,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并形成了一套较为科学的栽培技术。20世纪90年代末,黄芪在国内和国际贸易市场都备受青睐,产销量逐年攀升。然而,我国现有产区内野生资源逐年减少,人工种植黄芪的单产较低,许多产区商品质量参差不齐,市场价格波动较大,无法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

2017年种植黄芪,能否盈利

具体案例:黄芪种植效益分析

以2017年为例,秋收黄芪平均每亩可收获1500斤鲜货,每市斤鲜货的平均售价在3元左右。收入减去种植成本2870元,每亩黄芪的净收入大约在1630元左右。鲜黄芪5.5市斤左右可折干1公斤,1500斤鲜货折干后的黄芪大约在270公斤,按照市场售价每公斤20元来计算,每亩270公斤干货×20元=5400元,再减去种植成本2870元=2530元。这说明,黄芪种植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黄芪作为药食两用的植物,市场需求量巨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保健意识的增强,黄芪作为保健食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同时,以黄芪为原材料的药品也越来越多,加上对外出口,黄芪的年需求量预计在30000-35000吨。药商正是看到了这一点,对黄芪后市充满信心。

黄芪适应性较强,喜凉爽气候环境,在我国南北方都能种植,但以内蒙古黄芪为地道。黄芪分为绵芪和铁芪两种,铁芪为一年生植物,绵芪二年生,因生长期不同,质量和价格也有差异。黄芪种植技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选地整地、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加工等。

黄芪种植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通过科学的管理和技术,药农可以实现较高的收益。同时,黄芪作为我国传统中药材,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对人类的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264743.html